源在第6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流回出幾洞,源遠歷千岑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聽夜泉
- 眾象參羅,福源田田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游長安諸寺聯句·翊善坊保壽寺·光天幀贊聯
- 一塵不到心源凈,萬有俱空眼界清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游清涼寺
- 溫泉非爾數,源發在深空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野泉
- 子魚無隱欲源清,死不忘忠感衛靈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衛靈公
- 離亭不惜花源醉,古道猶看蔓草生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送韓侍御自使幕巡海北
- 一溪隔斷桃源路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摸魚兒 送侄謙甫出山
- 斜川便是桃源洞,千載歸來辭句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多少閑情,桃源問蹊,柯山看棋。 -- 出自元·舒*·沁園春·多少閑情
- 仙人愛向桃源住,曲曲云林勝輞川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律詩二首奉寄玉山
- 固精養氣本源深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浪淘沙·事事少相侵
- 教君認得根源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搗練子·猿騎馬
- 便是道德根源,為清靜利益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窗*
- 抱守玄陽,靈源密固,內闡雙關育浩然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善惠謙柔
- 鉛虧汞水海源乾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一剪梅 與張三老善友
- 竇瀑流云,溪源漱玉,人物冰壺同色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臺城路 壽戴剡源
- 神室虛閑,靈源澄靜,就里自然天地交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·說與學人
- 君家父子心源在,句法猶為汐社留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次韻余鹿門世講感事
- 舊開雞犬桃源里,仿佛溪邊花樹林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次圭法師過金秀才隱居(二首)
- 今喜文集行,源流心事滿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艾軒老先生文集刊傳上以揄揚其問學下則得佛
- 鑿池智有泉源,種木胸無芥蒂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題趙園
- 典刑高一代,源派續諸賢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袁潔齋侍郎三首
- 門靜一松在,源深雙浦橫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橫浦十詠·周程三先生書院
- 兩忘寵辱心源凈,一掃榮枯眼界明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衛生
- 曷不監之,清源廟食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宋江三十六贊
- 星斗文章,詞源落落傾胸臆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點絳唇·星斗文章
- 軟輿送別湖源道,江花照人日杲杲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送鐵厓先生歸錢塘
- 澤民致主淵源學,那或浮沉逐悲流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滕教婦二首
- 派別知何日,源深不計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李艮翁延平山泉韻
- 傳授有所自,源派分江西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·經德堂
- 愛將萬事尋源委,鋤倒云間得秘藏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趙湖州東園雜詠和人韻·一勺
- 澗分南北兩源通,繞轉春山翠幾重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合澗
- 惟圣觀化,自源而流。 -- 出自宋·陳有聲·流化亭
- 派必人疏導,源應鬼鑿開。 -- 出自宋·程企·泗源
- 何緣飛去清源國,雨夜翛翛著翅翎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送人游霞嶼
- 絕知勝似桃源境,男女同行五百人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讀書有感
- 青松十里嵩源路,醉倒仙臺是樂丘。 -- 出自宋·董居誼·靈仙觀和危驪塘韻
- 雖云積累日源遠,其實本支由宗強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遂茶使趙伯川赴闕
- 玉井之泉其源深,淵涵停蓄包千尋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黃侍郎
- 兩朝參預慶源長,愧我蒹葭玉樹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王宣慰中齋上溫州
- 紫陽一滴泉源遠,早聘名儒授四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慶陸仁重舉男四首
- 又如水有源,源清無濁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
- 戒慎恐懼傳,源流獨也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仲實宜興州教授
- 紫陽山西星源州,遙見長虹貫白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扁舟一問桃源路,治亂當時自此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中憶昔五首
- 武夷溯伊洛,源自無極翁。 -- 出自宋·方來·碧玉千峰
- 參玄問學淵源遠,友許游從日月多。 -- 出自宋·高文虎·和曾原伯寄超化舉長老
- 支流遠自靈源至,顏色雖同別名氏。 -- 出自宋·韓似山·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
- 澎湃白艾溪,源恐從天落。 -- 出自宋·胡楚材·白艾溪
- 至今丹井泉源涌,下接三江連五湖。 -- 出自宋·黃誥·題道巖二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