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6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慶積基墉固,源長福祿并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張丞相生朝二十韻
- 共山沐澗,濟源盤谷,端如倒蔗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,歲在丁未,與故人東
- 憑誰寄語仙源客,洞口云封信不傳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玉山道者還家詩
- 禁中周幾鼎,源上漢諸墳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秋日洛陽官舍寄上水部家兄
- 化工生意源源在,靜處詳觀總不偏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
- 諒惟獨鐘秀,源委來何深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游惠山
- 還家試碾壑源春,何似盧郎三百月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臘茶并三詩送李元誠
- 病恐傷生來源事,居多節口甚嬰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食蓮戲作
- 君是儒冠秀,源流況父兄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翟元卿
- 祖武孫謀有源水,功名濟美方未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使君有詩復次韻
- 蓮花峰下發源深,胸次渟涵幾古今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張亨泉提刑三首
- 凝望處,似桃源洞口,初泛蘭舟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沁園春·絡緯催涼
- 花陰便是桃源路。 -- 出自宋·趙令畤·蝶戀花·屈指幽期惟恐誤
- 毗耶香飯壑源春,午枕聊分百億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山門晚歸
- 未容倦客尋源去,應謂斯人底死窮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與李先生學士
- 椒房懿德慶源同,環佩雍容冠六宮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德壽春帖子八首
- 非湛非搖,真源常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國清曹源為書名已復說偈云
- 三溪便是桃源路,更欲武陵何處求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孫賓老守三池二首
- 學如木水有源本,朝販夕售顏忸怩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
- 君於文字識源委,筆勢逼人殊亹亹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王君弼寺丞出守臨邛
- 四始詩之至,源充治世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吟詩
- 惟龍湫兮其源莫窮,利萬物兮精神可通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迎送神辭
- 先正有此言,源流固有自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
- 嗟余誤入桃源去,總路滿城聞晚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楊圣可棋集余方歸自桃源不及預次韻
- 文獻南豐裔,源充曲阜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曾侍郎挽詞
- 四明山深水源遠,眾壑會谿長漫汗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它山堰
- 才大用何嗇,源深流自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遂安挽詞
- 二仙昔被桃源誤,四皓今余橘隱情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天寶洞天
- 安僖折派慶源長,憲靖猗蘭奕葉芳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新安恭榮王詩
- 何氏之從學,源流遠有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
- 滔滔江漢流,源從濫觴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論詩寄碩父五首
- 徐洪蓋自出,源流高以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衡州舅氏
- 去年徂暑桃源過,今歲秋高到武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山中四絕句
- 濁涇清渭本源分,寂寞安能亂糾紛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示詹深父
- 參天杞梓仙源盛,蕭敷艾榮何足訂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太上虛皇黃庭經句法十篇壽趙師
- 閥閱宋清節,源流唐靖恭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瀘州楊尚書四十韻
- 問學已正,淵源已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趙忠定濠梁帖贊
- 岷有阜,江有源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范資政早饌帖贊
- 竹溝旋引高源水,灌得門前數畝田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書山人居
- 予惟上饒,淵源未衰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趙文思崇釠歸上饒
- 窟宅幽深,泉源清遠,不是靈神擘。 -- 出自宋·黃應武·念奴嬌·乾坤開辟
- 恍如身在苕源東,攝衣步上云山最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題陳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漁磯二士
- 幅巾危坐清源□,涉待山陰漸熟瓜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夜飲頤齋以燈前細雨檐花落為韻分得前字又得
- 家在江不發源處,何時還我舊菟裘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長江圖
- 設從流派問源頭,定是祖宗真骨血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贈地理錢季實
- 何時一酌桃源酒,醉倒春風數百年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懷古
- 臨溪忽動秦源興,應嘆浮生何太勞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次韻子封承之游桃花塢二首
- 明朝又踏桃源去,所可憂兮行路難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洞庭登陸池樓
- 歸歟家在淮源邊,草魁可買無青錢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再用元韻因簡縣庠諸先輩
- 洞天應不夜,源樹只如春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,常見尊師稱先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