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4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部領河源去,悠悠隴水分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奉送宋中丞使河源
- 笑指桃源泥樣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定風波·痛飲形骸騎蹇驢
- 悟人桃源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步步高
- 忽入桃源景可猜,莫非道士亦曾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桃源
- 稍思桃源人,翩爾乘漁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見寄
- 初從桃源還,卻向竟陵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臨江胥令
- 君居麻源谷,學禮如鄭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泰伯歸建昌
- 自問心源無所有,答去踈懶味偏長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暮春吟
- 迷路桃源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安公子·少日狂游好
- 往歲真源謫去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宴桃源/如夢令
- 南北宗源翻卦象,晨昏火候合天樞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與我靈源妙覺,遠隔千里之殊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禪定指迷歌
- 應為仙源傾動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西江月·穩唱巧翻新曲
- 瀟灑仙源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柳梢青·瀟灑仙源
- 為問桃源、還有再逢緣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南歌子·春思濃如酒
- 那更淵源,詞鋒輕銳,筆陣縱橫,學通今古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醉蓬萊·正金風無露
- 家學淵源遠,公今德行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陳菊坡樞密二首
- 漫塘詞源有流傳,實齋理學素磨切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寄臺教王吉甫
- 根本泉源空到底,波瀾枝葉休分別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江紅慢
- 只在靈源方寸地,體正元初端的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酹江月
- 亙初本源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婆羅門引·一毫不立
- 一點靈源,澄湛照徹,多生浩劫情塵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雨中花慢·一點靈源
- 浩浩靈源,自先天恍惚,難貌形狀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月中仙
- 試溯淵源枯見血,教嘗滋味苦連心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淚
- 開利之源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上古一章
- 無乃塞源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上古一章
- 西導岷源闊,南浮楚望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望漢江
- 大澤疏源厚,明公蘊德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
- 鑿山疏源兮導河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逐蛇:
- 深將一源潤,首出萬峰巔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賦得瀑布
- 清徹一源傳萬古,空山長伴白衣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音泉
- 何必桃源里,深居作隱淪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
- 休咎之源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秋胡行
- 見說桃源洞,如今猶避秦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尋紀道士偶會諸叟
- 聞說桃源好迷客,不如高臥眄庭柯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
- 卻得河源水,方應洗國仇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贈李將軍
- 長揖桃源士,舉世同企羨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,有禪堂觀天下絕境
- 非獨辭源長,瀉海為江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再寄滿子權二首
- 其文淵源尤可愛,江海駕蕩相吞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李公安
- 想其根源發聲勢,如縱烈火燒千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黃任道
- 大難詞源三峽流,小難詩不數蘇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元方用韻見寄次韻奉謝兼呈元東二首
- 一返桃源路,別后難追尋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夏晚尋于政世置酒賦韻
- 莫問仙源,且問花前事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點絳唇·木落霜濃
- 不識平源太守,向來水北山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西江月·不識平源太守
- 秋滿漓源,瘴云凈、曉山如簇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滿江紅·秋滿漓源
- 見說桃源無路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如夢令·不是瀟湘風雨
- 卻笑桃源深處隱,躋攀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鄉子·風月似孤山
- 卻恐桃源自此通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漁歌子·□□□□□子同
- 誠感泉源異,兵嚴士庶康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五代梁史
- 濬發璿源開物始,密敷鴻蔭肇基先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