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源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迢遞河源道,因依漢使槎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石榴二十韻
- 始信真源行不到,倚筇隨處弄潺湲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偶題
- 蓬閣桃源兩處分,人間海上不相聞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送司馬先生
- 昔游桃源山,先次白馬渡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九
- 灌口江源不斷流,峨眉山月幾番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送文處厚,因寄蜀父老三首
- 彷佛桃源猶舞鳳,辛勤李白謾騎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與同僚游棲霞,洞極深遠(yuǎn),中有數(shù)路,相傳有
- 我窮江源來,名勝頗追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江源縣張季長正字家善頌堂
- 卻似桃源路失,落花空記前蹤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風(fēng)入松·心心念念憶相逢
- 似入仙源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兩同心·楚鄉(xiāng)春晚
- 汗馬河源飲,燒羌隴坻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南特進(jìn)赴歸行營
- 深入泉源去,遙從樹杪回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,過法崇禪師故居
- 應(yīng)向桃源里,教他喚阮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
- 便有桃源路,吾當(dāng)少避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所懷
- 諸父淵源在,吾猶及老成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得魚集史評(píng)
- 玉海淵源懿,金閨步武高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劉知縣
- 地即泉源久,人當(dāng)汲引初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
- 積水深源,白鷗翻翻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賦得白鷗歌送李伯康歸使
- 為問桃源客,何人見亂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(中孚自仙官入仕)
- 輕軒息源口,飯羹煮溪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勞坑入前城
- 公家濟(jì)源上,太行正當(dāng)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寄題欽之草堂
- 遙思靈源叟,分坐法席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代書寄翠巖新禪師
- 誓開河源地,畫作禹貢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章禹直魏道輔贈(zèng)答之詩
- 聞道臺(tái)源境,鋤荒三徑通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十九叔父臺(tái)源
- 人言河源凍徹天,冰底猶聞沸驚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渡河
- 能令水源濁,魚蝦來其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玉照泉
- 一朝揭源去,枯瀆草蒙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玉照泉
- 文殊一源,普賢萬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龐道者名悟超贊
- 自與桃源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
- 閑看桃源記,吾將此意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四
- 豈是桃源客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懷鄉(xiāng)
- 筑廬俯源上,涵泳鳧鷗輕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香社寺平痾湯泉
- 枉渚荒源百里間,草根經(jīng)燒舊痕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酬材叔江西道中作
- 夢(mèng)繞桃源寂寞回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浣溪沙
- 春到桃源人不到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蝶戀花·春到桃源人不到
- 飾陛道源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(yīng)詔詩 七
- 曾向桃源爛漫游,也同漁父泛仙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庭前桃
- 咫尺仙源路非遠(yuǎn),訝杜蘭香去,已隔多時(shí),又誰料佳約三年還踐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明湖碧浪
- 只是仙源無路,添惆悵殘?jiān)禄碾u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滿庭芳·雨蓋飄荷
- 來到羅源興福寺,遂乃捐身作仆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沙祥發(fā)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宗廟歌 皇夏
- 大電遙源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圜丘歌 云門舞
- 百頃浚源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浚池初成清晨臨泛詩
- 迷卻桃源舊步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摸魚子·亸吟鞭
- 河漢發(fā)源牛斗下,曲江上與天津通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詹同文題浙江月夜觀潮圖
- 迢遞羅源路,輕輿候曉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宿天竺寺曉發(fā)羅源
- 未窺仙源極,獨(dú)進(jìn)野人船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入崖口五渡寄李適
- 筮水靈源濬,因山祔禮崇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
- 誰謂桃源里,天書問考槃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
- 幸入桃源因去世,方期丹訣一延年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嵩陽焦道士石壁
- 君問窮源處,禪心與此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深上人院聽遠(yuǎn)泉
“源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