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2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淵源識馀潤,騰踏已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鹿鳴宴中走筆呈林教授
- 仙源三月校雨落,云黑洞深風色惡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張文忠草韓退之桃源詩帖贊
- 清源吾愛陳來叔,紫帽家聲藹月評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游溫陵得未得之士四人作四愛詩·贈來叔泰來
- 桃源洞口送春歸,欲換漁蓑傍釣磯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寄桃源尉趙謙之
- 詞源擅翻海,句律善舂金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挽故人
- 桃源今得趣,堪賦擬前賢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茅屋
- 桃源雖好不可住,高人夢故山薇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送謝方伯赴試
- 桃源今何在,劉郎去,應念瘦損香肌。 -- 出自宋·方君遇·風流子·春被雨禁持
- 淵源微矣,予將疇衣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疇依
- 淵源誰與遡,愁絕伯牙弦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潛齋王樞相
- 淵源祛滯吝,德義開胸襟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立齋芙蓉觀三十韻
- 水源窮不盡,垢膩生春襪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冷泉幽想
- 淵源正學富經綸,炳炳如丹一片心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
- 詞源因老涸,心鑒以憂昏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荊閫偶成
- 心源儻匪正,馬謾按圖索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送放生池碑
- 根源有學皆堪味,首尾無瑕孰敢刪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贈宋省元巍薦經義
- 桃源事已成荒幻,那更形容學避秦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通真觀
- 窮源幾曲徑深長,隱隱野花時度香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霅山和丹巖晚春韻
- 洙源分派清,龜蒙見孤崱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孔同知孔圣衣裔垂念逆旅用意勤甚詩以謝之
- 仙源分派到籬東,灼灼農華綴露叢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桃花菊
- 水源盡處便逢山,一逕似通人往還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靈源聚英氣,融作云霞精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霆伯侄
- 泉源有本淵淵靜,學海無涯步步深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示同學
- 發源遠自錦江來,匯流近與柴門對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
- 靈源水有天,日涉勝趣多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
- 桃源分二種,半在此源栽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桃源圖
- 清源何日約,掃石共歌騷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韻抱拙即事
- 桃源不在乾坤外,欲問漁郎覓釣船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次韻答王子賢所寄五首
- 桃源只在扁舟外,說著仙郎卻繆悠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和張君春曉園
- 仙源橋下徑,何日共徜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田道士歸茅阜
- 桃源共楚澤,枉為時所憐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漁郎
- 仙源云氣疊,溪坂雨聲重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懷廬山
- 一源肇南來,九曲清日泚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嚴廉訪十首
- 桃源亦其類,好事自夸詡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游武夷山
- 詞源慚子美,詩社感庭堅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桃源花□□,李樹起堂堂。 -- 出自·***·勸進疏引讖
- 尋源路不迷,絕頂與云齊。 -- 出自唐·李深·游爛柯山四首
- 桃源在在阻風塵,世事悠悠又遇春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春齋夜雨憶郭通微
- 桃源千里遠,花洞四時春。 -- 出自唐·柳公綽·贈毛仙翁
- 巨源出嶺頂,噴涌世間稀。 -- 出自唐·郭周藩·譚子池
- 心源無一事,塵界擬休回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游云際寺
- 心源落落堪為將,膽氣堂堂合用兵。 -- 出自唐·韋蟾·送盧潘尚書之靈武
- 泉源出石清消暑,僧語離經妙破愁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奉酬翁文堯員外神泉之游見寄嘉什
- 桃源有僧舍,跬步異人天。 -- 出自唐·陳光·題桃源僧
- 心源澄道靜,衣葛蘸泉涼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山中夏日
- 泉源新涌出,洞澈映纖云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宜豐新泉
- 花源隔水見,洞府過山逢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宿天柱觀(一作宿靈洞觀)
- 平源已起洛,印手亦還豐。 -- 出自唐·法輪·觀大駕出敘事寄懷(見文苑英華)
- 仙源佛窟有天臺,今古嘉名遍九垓。 -- 出自唐·吳越僧·武肅王有旨,石橋設齋會,進一詩,共六首
- 開源嗜欲,澆漓俗盛。 -- 出自唐·張紹·沖佑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