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龍頭何在尾猶存,定向天中飲漢源。 -- 出自宋·黃非熊·龍尾泉
- 只欠相逢具雞黍,便從人說到桃源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池州府石埭縣
- 我聞大士入詞海,不起宴坐澄心源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一上人還滁州瑯琊山
- 惟曾家世頗堪論,文采南豐實浚源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公卷赴金陵
- 獨犬寥寥晝護門,是間也自有桃源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龜·春日田園雜興
- 他日稍成毛義志,再求師友究淵源。 -- 出自宋·呂希哲·句
- 蔭資嘉木當知本,水余甘泉必究源。 -- 出自宋·羅杞·詠家史
- 香米頂上垂東注,萬派分明出一源。 -- 出自宋·潘誠·皇恩寺
- 木本草根如有見,山巔水際盡逢源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求約
- 奠川禹績勤溝洫,學海雄詞識本源。 -- 出自宋·石祖文·朝宗門
- 髯龍上征老聃出,谷神立說洪其源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貧看煙巒三十二,到頭不識老曹源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戊午在靈隱聞曹源和尚訃音兼小師舉老為開語
- 鐵圍倒入黃泉底,一句截流萬水源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老少同科無異學,盡傾阿耨作詞源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又用前韻送僧
- 人來面壁成多事,爭得心開見本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鐵牛耕破洞中天,桃花片片出深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嗣宗·頌古二十六首
- 梯空上華頂,老腳尚能堪,照膽泉源異,薰人藥氣酣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重游天臺華頂峰
- 書滿茅堂藥滿園,路蹊深絕似桃源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中隱者居
- 佛祖親傳真命脈,橘洲筆底發淵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開光明藏疏
- 巖下住僧多白首,不聞塵世似桃源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題南巖
- 驅得萬途歸理窟,更無一事出心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千種卻教歸淡薄,萬般須是到根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春夏秋冬花木節,皆標實相耀心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多劫曾為忍辱仙,未曾頓悟此心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在在處處人皆有,世間無比這靈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活人歌
- 眾生垢重汩塵緣,豈自收心同覺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光明射珊瑚之魂,波瀾派崑崙之源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來謁芭蕉大仰孫,要明圜相識躭源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拜芭蕉情禪師
- 正脈將沉,法門凋瘵,如何嗣續松源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以文長老請贊
- 井底燃燈天未曉,暗中夜辨往為源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五位
- 憶昔初讀南華篇,但愛閎辨如川源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朱紱郎官領要藩,西南勝處蜀江源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唐安虞部趙侯
- 此中風景亦虛遠,極目見盡江山源。 -- 出自宋·王洙·重建峴山羊侯祠歌
- 兵興無樂土,市近少閑人,遙憶桃源路,鳥啼花自春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逢舊友生
- 何人解管身中事,今我才知學有源。 -- 出自宋·余芑舒·悟道
- 鄭侯興言水于溫,厥災茫昧數莫源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永嘉水
- 一橋飛處橫牛渚,二水泉來見浙源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同孝叔游蕭灑亭
- 黨碑諸賢昔往還,人士盡識洛水源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
- 但有好山容老子,何須更訪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鄭汝諧·題石門洞
- 避俗年來聊避喧,移家猶未問桃源。 -- 出自明·居節·春暮睡起
- 人家住近紅葉村,紅葉照水如春源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題畫
- 芙蓉嶺下中平村,中有祝氏居其源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適耕堂(周禹錫云:“極昌黎。”)
- 半酣騎著壺公杖,直溯黃河到水源。 -- 出自明·湯胤勣·游仙(四首)
- 冠蓋六州皆石晉,河山百戰又金源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遼城懷古(二首)
- 長沙卑濕災殃窟,湘岸芳菲涕淚源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湘陰嘆寄次回
- 窈窕巖阿松桂繁,沙田數畝傍仙源。 -- 出自明·吳維岳·家叔致考功事山居寄呈
- 不將玉斧修天門,不引玉液通天源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古壽宮歌
- 云引晝陰歸竹塢,水流春色出花源。 -- 出自明·張璨·紫虛觀
- 初來似欲傾滄海,正滿真能倒百源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泝潮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