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此地傳為天寶門,政由漁叟話桃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生米磯之至德觀余舊游也嘗有題釣磯胡柏七言
- 謂繼更生校中秘,卻追子驥問桃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劉通判
- 萬里云霄都歷遍,卻依前、流水桃源路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賀新郎·夢里驂鸞馭
- 幸自秋江好天色,一帆風月際真源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上湖廣總領(lǐng)趙郎中
- 所以登山不憚煩,為藏云氣達泉源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禱雨陽山
- 泉無晝夜蓋有本,潦有朝夕繄無源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虞萬州生日
- 不趨益守杜國輔,醉伴鄰翁王慶源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韓主簿挽詩
- 草堂幸有茆三間,冷浸十畝泉有源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賓從集藕花堂分韻得園字二十韻
- 手劚蒿萊三畝園,紅云一片小桃源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寒食上已雜吟八章
- 賦就凌霄意欲仙,卻飛霞佩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謁侍郎李先生
- 歸歟金華葺茅屋,間有洞戶通麻源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別云端子和元字韻
- 新來五馬栽桃李,生平伊洛期窮源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謝涪陵劉君舉使君見委北巖常長詩
- 一門翁季自師友,盡出學問之根源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跋曾玉堂訓子十詩
- 畢竟單傳端的處,賣新供母是心源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南華寺五首
- 道學相承祖子孫,諸儒誰得似淵源。 -- 出自宋·吳勢卿·挽蔡久軒
- 透出夢關(guān)方是覺,要從心地自澄源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和康節(jié)天意為人二吟
- 叨塵愧甚鶴乘軒,誓報洪私敢寒源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恭和御賜詩
- 紫氣直沖文德殿,彩霞隔斷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包家山看桃花
- 漢祀昔曾陳玉脯,晉人方始識桃源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游武夷九曲
- 楚岫和云移怪石,秦淮流月下高源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題寅叔小園
- 不是花通輞川口,只疑路隔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趙千里溪山春游圖
- 偶呼鄰稚攜竹杖,試入仙窟尋桃源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廬山道中
- 仙隱老尋雙橘柚,避秦人愛小桃源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避虜入洞庭
- 今日鳴騶到嶓峽,還勝博望至河源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赴資陽經(jīng)嶓冢山
- 路上長安惟咫尺,灞陵西望接秦源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將入城靈口道中作
- 朝退閑齋落葉天,道心真氣本仙源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清源太保閑居偶懷
- 酒病未能辭錦里,春狂又擬入桃源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夕寓興
- 酒病未能辭錦里,春狂又擬入桃源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春夕寓興
- 聞道茂陵山水好,碧溪流水有桃源。 -- 出自唐·元淳·句
- 可惜騷人能設(shè)問,皇天終不答根源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黃孝恭失官多作歌詩極于哀麗
- 而今虞舜欲儀鳳,愿獻泉譜為韶源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百塔寺四首·聽泉
- 今日不將心洗盡,更從何處覓真源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石橋
- 來朝山水終瀰泛,策杖相隨討澗源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游靈隱遇雨呈普慈及二詩翁
- 吾儕小人科舉士,一朝出守忘其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鳥外疏鐘靈隱寺,花邊流水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洪炎·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、表之、公實野步
- 山川古色藏妙意,誰與開滌明根源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
- 左右圖書一小軒,閉門謝客蔡深源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得蔡深源信
- 幾片云閑誰是主,一條流水不知源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萬年寺
- 客子疑行灞橋路,人家似住武陵源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沈氏宜春堂屏徐給事賁所畫春云疊嶂
- 山中松葉堪為酒,路口桃花似有源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靈溪觀
- 玉琢兩圭看德器,河傾千里瞰詞源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
- 銅瓶錫仗無拘系,正好窺尋瀑水源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維那觀師以偈示余求詩為贈因成兩絕句
- 春水桃花還有興,一函先達武陵源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病中漫興八首
- 縣官作堨相地利,邦人防城釃水源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與官屬往江上觀淘江
- 孟軻出語不驚坐,熟復方能知委源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胡少明兩書索二程先生畫像寄小詩二首
- 自昔經(jīng)明岱岳間,于今君獨得淵源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贈丘漢叔
- 正道以身為屏翰,真儒於此見淵源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楊兄兩詩
- 早從師讀易乾元,晚乃微探性命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半久雨走筆五首
- 官身歷險元如夢,詩律從寬漸開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酉元日
- 千株示數(shù)栽唐觀,一幅猶堪畫晉源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和伯氏包山觀桃花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