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11個(gè)字的詩句
源在第一十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太祖太宗兄授弟,兩派天源稱善繼。 -- 出自宋·楊簡(jiǎn)·歷代詩·宋
- 天鐘秀氣魁文陛,地涌仙源接武夷。 -- 出自宋·葉儀鳳·句
- 棋迷柯嶺難重見,花失桃源空自悲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天臺(tái)歌
- 詞華爾雅騷可奴,議論淵源經(jīng)可續(xù)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
- 當(dāng)時(shí)虛上峰頭望,不見桃源避世人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秦望閣
- 征途未盡弋陽西,且過松源九節(jié)溪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松源山
- 吾徒切已無他事,萬善根源一片心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(zèng)京尹八首
- 抗言后坐遺忠美,通使河源舊策存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題思范軒二首
- 空來蓮洞聞仙樂,那得桃源駕鐵船。 -- 出自宋·張大直·題蓮華西洞
- 可憐塵緒縈人久,賴有仙源引興長。 -- 出自宋·張大直·題三洞
- 吾恐文章要如此,好把泉源驅(qū)筆鋒。 -- 出自宋·張灝·水簾
- 偷閑切欲訪巖扃,恍若桃源洞里春。 -- 出自宋·張滉·留題澹巖
- 俗緣未斷念家鄉(xiāng),回首仙源竟渺茫。 -- 出自明·張簡(jiǎn)·讀劉阮傳
- 武陵勝處今何在,不問桃源問落花。 -- 出自宋·張師夔·小桃源
- 亭亭玉樹風(fēng)前皎,浩浩璇源夜半枯。 -- 出自宋·張震龍·挽趙秋曉
- 架巖鑿石有規(guī)模,不學(xué)桃源舊畫釁。 -- 出自宋·趙東山·題海月巖
- 明曦赫赫重陰剖,夢(mèng)里桃源拚載酒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春陰曲
- 於今府號(hào)襲前躅,不日中源當(dāng)自復(fù)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歸德府
- 衣冠栗里猶存晉,雞犬桃源久絕秦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奉寄九靈先生(二首。先生嘗為予作傳)
- 陶漁耕稼遺風(fēng)在,差勝桃源長子孫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寄余姚滑伯仁先生
- 盍簪豈料有今夕,明日桃源又問津。 -- 出自元·鄭元祐·書畫舫
- 清溪百疊遠(yuǎn)含風(fēng),樵路漁源望欲通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題畫(題帕二絕)
- 更無豚犬平生累,肯信桃源隔世間。 -- 出自明·顧辰·石帆別業(yè)(海寧縣)
- 溪溪綠樹間紅花,道是桃源是若耶。 -- 出自明·歸子慕·過王世周北城幽居二首
- 未忘溫室瓊瑤樹,虛擬湘源杜若篇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紫薇花行(有序)
- 一家村巷到始覺,千樹花源行轉(zhuǎn)迷。 -- 出自明·黃克晦·夜宿陳爾昭竹溪山館得西字
- 清溪何處桃花渡,欲向花源深處居。 -- 出自明·劉榮嗣·甲子除夕
- 不知商嶺真忘漢,將謂桃源獨(dú)避秦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鄉(xiāng)人徐仲瑜見訪談其曾至上方峰所見之詳因有
- 杜陵老子何多累,空憶真源只漫論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西岳宮
- 秦膺金策天何醉,晉覓花源地已迷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亂后
- 松杉到處群麋鹿,何必桃源稱隱淪。 -- 出自明·吳維岳·雨村道中
- 擬將蘭棹為漁父,來訪桃源避世人。 -- 出自明·謝晉·晚春四首追次楊眉庵韻
- 犬吠雞鳴隔水光,武陵之源只如是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秋日一雨潤兄還洞庭賦笠澤歌送之
- 逗遛唾霧者神通,勘破靈源者兒戲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巢松浸兄講維摩經(jīng)因贈(zèng)
- 欲將谷口煙霞色,并向桃源洞里論。 -- 出自明·趙崡·莊河村主人
- 春來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處尋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桃源行
- 直須憑仗分明說,詰取靈源問得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“源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