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在第6個字的詩句
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問何時、來到湘濱。 -- 出自宋·傅大詢·行香子·玉佩簪纓
- 行盡江吳到湘楚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減字木蘭花·相從歸去
- 劍浦昔名族,湘川今世家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劉學諭玗
- 朝來哀笳發,湘江雨濛濛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劉監廟
- 美人去矣隔湘江,誰其贈我明月璫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寄遠曲用唐人張籍韻
- 憑高,增悵望,湘云盡處,都是平蕪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滿庭芳·南月驚烏
- 湘神知我愛湘中,故遣舟遲匪厄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
- 身隨回雁辭湘水,官許騎驢看華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林運使三首
- 世奇粵水與湘山,此地元居楚粵間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
- 楚岫新經雪,湘江半露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恭叔赴海門尉端叔約同過湘西酌別四首
- 楚君為楚節,湘客念湘船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重午日摘楷杷薦酒因成兩絕句
- 夢作扁舟去,湘西尋舊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王照鄰去秋送行并呈滕彥真
- 雖為湘中客,湘西不屢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同見可過書院
- 張侯再把蒸湘酒,別后不聞安與否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
- 君曾一向蒸湘識,句里懸應摸索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答曾無己見貽詩卷
- 章貢未歸客,湘沅薄宦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湯司諫
- 長安分袂后,湘水寄書時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李寧卿
- 湘山不為高,湘水未為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彥真天開圖畫
- 湘城幾何家,湘景無不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彥真天開圖畫
- 西風又老瀟湘樹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菩薩蠻·西風又老瀟湘樹
- 溪山佳處是湘中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風入松·溪山佳處是湘中
- 楚擺熙風月,湘歌暖袴襦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壽趙帥
- 恍然立我三湘間,欲著扁舟相跌宕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寫望
- 山花香淡泊,湘竹恨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送張直翁之筠陽
- 今度王郎隔湘水,夢余環佩玉玱琤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詩李肩吾用韻為予壽因次韻
- 扁舟二月下湘灣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虞美人·三年萬里黃塵路
- 十年不作湖湘客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虞美人·十年不作湖湘客
- 速就我、同傾湘醁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賀新郎·碾破長空綠
- 崆峒訪道至湘湖,萬卷詩書看轉愚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絕句
- 怎知道,為清湘□潤,暫移賢杰。 -- 出自·張□□·喜遷鶯·英聲初發
- 欲將此恨寄湘流,又恐湘流流不盡。 -- 出自宋·陳云厓·玉樓春
- 洞庭千古月,湘水一天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洞庭千古月
- 左荊右嶺中湘浦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賀新郎·日近長安路
- 坐邀一段瀟湘勝,元出鈞陶手作成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壽沙樓和抑齋韻
- 聊挹層巒薦湘菊,一時人在小壺天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壽沙樓和抑齋韻
- 漢事一抔土,湘祠數仞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晦庵先生定王臺韻
- 冬迫水逾瘦,湘梅岸岸開。 -- 出自宋·徐寶之·長沙
- 蘭襟縹緲辭湘澤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六丑·自清明過了
- 江上峰如舊,湘靈曲未終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答頤齋并呈諸友
- 李娥書舊恨,湘女斂愁容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竹夫人
- 愁予渺渺瀟湘浦。 -- 出自宋·葉閶·摸魚兒·倚薰風
- 渾似夢峽啼湘,一寸相思千里。 -- 出自宋·譚宣子·春聲碎
- 楚山亦瘴癘,湘水多幽靈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書會溪郴陽瀑布圖后三首
- 雁聲叫斷瀟湘浦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蝶戀花·去年走馬章臺路
- 三三五五瀟湘雁,飛盡南云入北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思佳客·東壁誰家夜搗砧
- 依稀淮岸瀟湘浦,慣見月虹書畫船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石民瞻畫鶴溪圖
- 翠翹玉搔頭,湘妃赴蓬島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小齋四花·水仙
- 衡岳半天秀,湘潭無底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送潭州陸戶曹之任
- 世情何處淡,湘水向人閑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杪秋登江樓
- 楚霽云連寺,湘寒浪浸城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送衡州薛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