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9個字的詩句
渡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衡門倒屣臨官路,古渡橫舟閣淺沙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次韻子封承之游桃花塢
- 長亭叫月新秋雁,官渡含風(fēng)古樹蟬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送李秀才赴滑州詣大夫舅
- 鐵馬秋臨塞,虹旌夜渡瀘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奉酬淮南中書相公見寄
- 舟著平沙尾,橋橫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雙溪即事
- 返照南山腳,西風(fēng)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自南齋晚歸二絕
- 知君學(xué)地厭多聞,廣渡群生出世氛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贈奉律上人
- 行人遙起廣陵思,古渡月明聞棹歌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經(jīng)煬帝行宮
- 暫分煙島猶回首,只渡寒塘亦共飛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和友人鴛鴦之什
- 長汀細(xì)草愁春浪,古渡寒花倚夕陽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湘浦有懷
- 江雨正霏微,江村晚渡稀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鳥逢霜果饑還啄,馬渡冰河渴自跑。 -- 出自唐·趙延壽·塞上
- 鳥逢霜果饑還啄,馬渡冰河渴自跑。 -- 出自唐·趙延壽·虜廷感賦
- 誰更懷韜術(shù),追思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蟠溪懷古
- 誰更懷韜術(shù),追思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磻溪懷古
- 未第逢花盡,殘陽照渡頭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輦下送沈天錫
- 小橋夜靜人橫笛,古渡月明僧喚舟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
- 楝花風(fēng)起漾微波,野渡舟輕客自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貞溪初夏(六首)
- 秋高時候,羽書催急,渡江須早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水龍吟 送程達(dá)之萬戶還宣城
- 待雞鳴、日出羅浮,飛渡海波清淺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放棹滄浪
- 記短棹曾經(jīng),煙村晚渡,石磴飛梁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木蘭花慢 和馬昂夫
- 應(yīng)真十六山中來,徑渡萬里蛟鼉淵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楊子文羅漢渡海圖
- 北固城頭夜雨,西津渡口煙波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(二首)
- 思遠(yuǎn)城南曲,西岑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去郡后作
- 子兮如此衿佩何,半渡欲濟(jì)收吾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五花驕馬云作蹄,飛渡檀溪人未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夔州永安宮詞
- 邛峽阪曲臣車直,大渡河深帝斧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胡黎州
- 落花流水君愁不,南渡于今六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丁少詹韻
- 系纜停征棹,斜陽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舟中
- 李綱政要講車戰(zhàn),南渡勛業(yè)應(yīng)可收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胡料院出示車攻圖仍索俚作
- 沙堤正自恐不免,野渡安能久退藏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送孫山長謁皮參政
- 斜陽遮斷離愁路,野渡撐開別恨舟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憶胡同年
- 海鯢吹腥浪千尺,野渡橫舟人不識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送橫舟真士游茅山
- 正岸繞孤城,波回野渡,月暗閑堤。 -- 出自清·董士錫·木蘭花慢 武林歸舟中作
- 涼月來天外,明河俯渡頭。 -- 出自·陳昂·江南旅情
- 鷗鳥荒煙里,漁人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題秋浦亭
- 晴逾梧嶺隨征雁,秋渡瀟湘憶故人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送童太守入桂林
- 欲乘西風(fēng)跨獨鶴,直渡南斗騎牽牛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送蔡骃守天臺
- 州城西南五里間,如渡鞏洛趨秦川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得奇石於峴山
- 直道難容黯,群臣惜渡湘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安撫生日
- 關(guān)塞三峨北,山川五渡西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見呂元錫聞往謁李仁甫奉簡短作
- 若為透入云間路,直渡銀河採白榆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半霄亭
- 波面孤篷窄,關(guān)頭古渡幽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解舟
- 中原父老空遮訴,南渡君臣不恥和。 -- 出自明·鄧氏·讀岳武穆王傳
- 鹿頭幾立青疑染,龍渡橫飛勢欲來。 -- 出自宋·杜圭·句
- 我嘗讀史冊,悵望南渡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
- 竹屋南溪外,風(fēng)帆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夏自然見寄四首
- 魚龍仙派古來聞,南渡樞臣七世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庭芝投贈
- 南巡會稽憶夏后,西渡浙水傳秦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靈隱寺行呈伏虎巖
- 二程張子之所得,南渡前有灣溪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
- 何人實編道命錄,南渡后有張宣公,南渡后有朱文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