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5個字的詩句
渡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獨過伊水渡,猶聽洛城鍾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王公慥判官
- 高風(fēng)漢陽渡,初日郢門山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人東歸
- 天兵九月渡遐水,馬踏沙鳴驚雁起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遐水謠
- 縈回亙津渡,出沒控郊鄽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三月曲水宴得煙字
- 念昔從君渡湘水,大帆夜劃窮高桅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憶昨行和張十一
- 海客乘槎渡,仙童馭竹回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餞鄭安陽入蜀
- 不應(yīng)野水渡,橫此濟(jì)川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慶長懷麻陽叔二首
- 趣駕冰輪渡銀浦,亂拋玉李擲長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月中炬火發(fā)仙山驛,小睡射亭五首
- 元來八九渡,只是一條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雞林坊
- 疇昔昭王渡楚江,得萍斗大嚼甘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答胡仲方贈詩
- 破船能不渡,晴色敢辭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涉小溪宿淡山
- 秦帝東巡渡浙江,中流風(fēng)緊墬書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烏賊魚
- 昨來愁此渡,已濟(jì)不堪論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髦塘渡
- 破船沉古渡,戰(zhàn)鬼聚陰磷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曲江老人百韻
- 壯哉龍競渡,一競身獨尊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競渡
- 一枝斑竹渡湘沅,萬里行人感別魂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斑竹
- 山源夜雨渡仙家,朝發(fā)東園桃李花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望人家桃李花
- 天寒白馬渡,落日山陽村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銀渚盈盈渡,金風(fēng)緩緩吹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南柯子/南歌子
- 水分江北渡頭去,風(fēng)自海東潮外來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
- 楊柳東西渡,茫茫欲問誰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思江南舊游
- 孤舟百口渡,萬里一猿聲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按覆后歸睦州,贈苗侍御
- 君家楊柳渡,來往落帆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使回次楊柳過元八所居
- 逋客多南渡,征鴻自北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
- 結(jié)茅臨古渡,臥見長淮流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淮上遇洛陽李主簿
- 人間大競渡,水上小燒燈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元夕
- 悠悠看晚渡,誰是濟(jì)川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呈中齋
- 詰朝從東渡,始覺安且便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汶上春帆渡,秦亭晚日愁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東平旅游,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
- 南登黎陽渡,莽蒼寒云陰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淇上別劉少府子英
- 曉山臨野渡,落日照軍營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衛(wèi)司法河中覲省(即故王吏部延昌外甥)
- 南海幾回渡,舊山臨老歸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安南惟鑒法師
- 稍聞澶淵渡河日數(shù)萬,河北不知虛幾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流民嘆
- 扶將白發(fā)渡江來,吾二人如左右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還家呈伯氏
- 客從潭府渡河梁,籍甚傳夸靜照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客自潭府來稱明因寺僧作靜照堂求予作
- 橫閣晴虹渡石溪,幾年鑰鎖鎮(zhèn)瑤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仙橋洞
- 澶淵不作渡河梁,由是中原府庫瘡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文潞公黃河議後
- 恨君草草渡江去,重約歸時五鳳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君庸
- 度河梁兮渡河梁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?zé)o名·河梁歌
- 相攜走馬渡桑干,旌旆一返無由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渡桑干
- 漲江方斷渡,小棹信輕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陰晴不定簡唐覲秘校并敖吳二君五首
- 褰裳六月渡,中流一帶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龜山
- 相攜走馬渡桑乾,旌旆一返無由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
- 莫望瓜洲渡,曾經(jīng)駐佛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鮮于子駿游九曲池
- 單車徑北渡,橫身障西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席上再送
- 細(xì)細(xì)溪風(fēng)渡,相看識此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李公麟山莊圖〈并敘〉
- 肩輿裊裊渡浮梁,吏隱知君寄一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泗州監(jiān)倉東軒二首
- 戶輿嫋嫋渡浮梁,吏隱知君寄一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泗州監(jiān)倉東軒二首
- 正笙簫競渡,綺羅爭路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掃花游/掃地游
- 春水渡傍渡,夕陽山外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世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