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渡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蕩舟渡西泠,秋水今幾尺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游西山
- 不見渡溪人,但見渡頭月。 -- 出自明·丘云霄·思家
- 西興渡口猶回首,聞道秋潮昨夜生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送朱工部請(qǐng)告歸上虞
- 朔氣渡河水生骨,敝巾小車傷遠(yuǎn)涉。 -- 出自明·盛鳴世·送陳獻(xiàn)墀入計(jì)
- 棹歌渡淮水,倒披紫綺裘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秦淮歌
- 桃葉渡頭三載客,梅花嶺上一歸人。 -- 出自明·碩篽·歐楨伯得請(qǐng)歸嶺南賦此以寄
- 十月渡黃河,北風(fēng)凄已涼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雜詩(五首)
- 星隨渡河客,秋滿出關(guān)衣。 -- 出自明·童珮·送何子壽赴薊遼幕中
- 橫舟渡口尋桃葉,沽酒村邊問杏花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宣城友人移居白下
- 一夜渡頭春水到,家家重漆赤欄干。 -- 出自明·文震亨·秣陵竹枝詞四首
- 揚(yáng)子渡頭凝晚色,蔣王山上疊春嵐。 -- 出自明·香嚴(yán)和尚·寄沖徹堂(二首)
- 粼粼渡斜渚,宛宛漾晴川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舟行昆山懷陳惟寅山人
- 曉發(fā)渡金壇,星疏月未殘。 -- 出自明·雪浪法師·蔣墅曉行
- 日沒渡口昏,水風(fēng)著人熱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蠡口夜歸
- 黽勉渡長(zhǎng)淮,迤邐違近甸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關(guān)外紀(jì)行四十韻
- 漁梁渡頭新雨歇,大竿嶺外飛云沒。 -- 出自明·袁表·題漁梁客舍
- 長(zhǎng)淮渡頭楊柳春,長(zhǎng)淮市上酒旗新。 -- 出自明·章士雅·柳枝詞
- 平橋渡水西林去,草屋茅亭隔煙樹。 -- 出自明·周榘·王均章畫虞山圖
- 雙星渡銀漢,微月照黃昏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(六首)
- 老龍渡頭秋欲歸,炎州霜輕葉不飛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將歸行
- 芳草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漁家傲 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。王守金
- 君看渡口淘沙處,渡卻人間多少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浪淘沙
- 飲馬渡秋水,水寒風(fēng)似刀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塞下曲·飲馬渡秋水
- 我舟渡其中,晁晁驚我神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風(fēng)吹渡江水,山僧午方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金山寄揚(yáng)州鮮于子駿従事邵光
- 何處渡橋人,問是人間否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橫橋
- 送客渡石橋,迎客出林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自凈土步至功臣寺
- 秋娘渡與泰娘橋,風(fēng)又飄飄,雨又蕭蕭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一剪梅 舟過吳江
- 舟橫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風(fēng)光好·柳陰陰
- 潮擁渡頭沙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朝中措·清明時(shí)節(jié)雨聲嘩
- 垂楊渡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想西湖
- 楚王渡江得萍實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紅蓼渡頭秋正雨,印沙鷗跡自成行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(yùn)·浣溪沙
- 兵馬渡江人走盡,民船拘斂作官船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六
- 芳草渡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摸魚兒 送王子文知太平州
- 芳草渡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芳草渡/系裙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