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3個字的詩句
渡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去年渡江愛吳山,忽忘蜀道輕秦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徑山
- 連橈渡急響,鳴棹下浮光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七夕泛舟二首
- 江上渡,江邊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滿江紅 赤壁懷古
- 春水渡傍渡,夕陽山外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世事
- 云生渡北迷行路,煙起江南認別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滕審言歸長沙別無聊
- 清晨渡東關,薄暮曹娥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傷亭戶
- 流沙渡頭聽鼉鼓,滄海桑田事非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溫日觀蒲萄
- 人南渡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人南渡/感皇恩
- 明日渡江聊贈別,武昌官柳尚依依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漢陽刑獄掾鄒永年解官歸養
- 西村渡口人煙晚,坐見漁舟兩兩歸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易從師山亭
- 束馬渡交河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從軍行
- 采蓮渡湘南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江南曲
- 介馬渡龍堆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飲馬長城窟
- 明朝渡江還念念非可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王介卿
- 不見渡河時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菩薩蠻·雙針競引雙絲縷
- 清陰渡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,予與希顏陪馮內翰丈
- 贏得渡頭人說,秋娘八配冬郎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朝中措·蘭橈并載出橫塘
- 公無渡河要渡河,公要渡河爭奈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公無渡河·君不見猿啼蒼梧煙
- 新村渡頭拽轉蓬,寒猿聲落青煙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三清殿后壁
- 披雪渡河梁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郊行值雪詩
- 桃葉渡頭春水平,莫教城上嘵鶯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江南曲(五首)
- 觀音渡頭天狗落,北關門外塵沙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悲杭城
- 一時渡海望不見,曉上青樓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意
- 滄浪渡頭柳花發,斷續因風飛不絕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柳花歌送客往桂陽
- 時稱渡河婦,宜配坦床賓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黎兵曹往陜府結婚
- 去國渡關河,蟬鳴古樹多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友人還洛
- 大義渡至漳泉東,問誰植之我蔡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蔡忠惠祀歌·道邊松
- 行行渡小橋,決決響細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
- 青驪渡河水,俠氣動刀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修赴威勝軍判官
- 日暮渡頭立,山歌不可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泊昭亭山下得亭字
- 當年渡江缽,弟子獨將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吊瑞新和尚
- 前車渡冰河,後騎鳴金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仲文奉使
- 何時渡楊子,夜入明月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歸余杭逋之侄孫
- 明朝渡江去,相望便成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金陵與張十二傳師賞心亭飲
- 河橋渡似雷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洛陽道 二
- 霰飖渡淺流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七夕詩
- 寥寥渡海三冬翮,翽翽凌空五色翰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趙御史仲禮之任南臺并柬兼善逹公經歴元載
- 絕浦渡連旌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從駕幸晉陽詩
- 風急渡溪晚,雪晴歸寺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惟素上人歸新安
- 五月渡淮水,南行繞山陂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蓮塘驛 在盱眙界。
- 翠華渡汾水,白日崒罕峰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
- 紅顏渡嶺歇,白首對秋衰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南中送北使二首
- 歷歷渡遙程,仙山向赤城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于君錫節推
- 一馬渡空江,始知賢者賊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秦后作
- 匹馬渡河洛,西風飄路歧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
- 霜洲渡旅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宿南洲浦詩
- 茜馬渡瀘水,北來如鳥輕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答蜀中經蠻后友人馬艾見寄
- 飛花渡水急,生柳向人長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下渚湖
- 一蠡渡長淮,東望迦葉峰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僧覺歸上饒
- 半夜渡龍尾,隨我藕花中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解武康懸印至垂虹亭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