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3個字的詩句
渡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女牛渡天河,柳煙滿城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石城曉
- 疊鼓渡江寒浪伏,鳴鐃入境野云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郎中知江陰
- 五馬渡江開國處,一牛吼地作庵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張奉議
- 君看渡口淘沙處,渡卻人間多少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浪淘沙
- 初喜渡河漢,頻驚轉(zhuǎn)斗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七夕二首
- 空影渡鹓鴻,秋聲思蘆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水禽渡殘月,飛雨灑高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早夏郡中書事
- 歸心渡江勇,病體得秋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罷郡姑蘇北歸渡揚(yáng)子津
- 軋軋渡水槳,連連赴林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
- 驅(qū)馬渡寒流,斷澗橫荒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嵩山十二首·公路澗
- 依依渡口夕陽時,卻望層巒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丁寶臣游甘泉寺
- 明珠渡水覆舟失,贈我璣貝猶滿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孫秀才
- 聞鍾渡寒水,共步尋云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游龍門分題十五首·上方閣
- 橫槎渡深澗,坡露采香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游龍門分題十五首·宿廣化寺
- (度通:渡)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忍顧鵲橋歸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鵲橋仙·纖云弄巧
- 還如渡遼水,更似謫長沙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春水渡溪橋,憑欄魂欲消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菩薩蠻·雨晴夜合玲瓏日
- 長驅(qū)渡河洛,直搗向燕幽。 -- 出自宋·岳飛·送紫巖張先生北伐
- 穿云渡水千萬曲,此身元不離巖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英石鋪道中
- 舞陽渡口新河水,白發(fā)重來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自生米小路出舞陽渡
- 黃河渡頭歸問津,離家?guī)兹哲镙切隆?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裴圖南
- 公無渡河音響絕,已隔前春復(fù)去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六年春遣懷八首
- 我舟渡其中,晁晁驚我神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一
- 今夕渡河津,牽牛應(yīng)笑人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菩薩蠻·高樓直挽銀河住
- 富春渡口明人眼,落日孤舟浪拍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富陽
- 新喻渡無橋,分宜橋有欄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入分宜
- 淮西渡兩槳,江左隨一鷗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遠(yuǎn)游
- 公無渡河公自為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相和歌辭·公無渡河
- 歸人渡煙水,遙映野棠枝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襄國別友
- 月明渡口漳江靜,云散城頭贛石高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虔州韓使君
- 未得渡清淺,相對遙相望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意
- 楚水渡歸夢,春江連故園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旅次丹陽郡,遇康侍御宣慰召募,兼別岑單父
- 或?yàn)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渡江楫,慷慨吞胡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正氣歌
- 戴星渡一水,慘淡天微茫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白溝河
- 今晨渡淮河,始覺非故宇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過淮河宿闞石有感
- 昨日渡滹沱,今日望太行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保州道中
- 一馬渡江開晉土,五龍夾日復(fù)唐天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二王
- 江橫渡闊煙波晚,潮過金陵落葉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宿揚(yáng)州
- 五馬渡江日,群魚食蒲年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(nèi)揣庸陋彌增愧
- 野船渡樵客,來往平波中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樵人十詠·樵風(fēng)
- 九江渡頭,無風(fēng)起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承天寶禪師贊
- 城頭渡可涉,早禾渡可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癸丑宿早禾渡僧舍
- 漢陽渡口蘭為舟,漢陽城下多酒樓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憶夏口
- 楚王渡江得萍實(shí)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?zé)o名·楚童謠
- 天孫渡河夜未央,功臣子孫白且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詵都尉寶繪堂詞
- 風(fēng)吹渡江水,山僧午方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金山寄揚(yáng)州鮮于子駿從事邵光
- 鈴閣渡清風(fēng),芳樽對佳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徐州送江少卿
- 送君渡海南,風(fēng)帆若張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過海
- 何處渡橋人,問是人間否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橫湖
- 一一渡海舶,冉冉移檣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甘露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