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渡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星言整駕夕已至,霜橋晚渡冰峨峨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曼叔見謝潁橋相過之什
- 淥水畫橋沽酒市,清江晚渡落花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南徐好
- 絕壁空巖踞虎頭,鳥飛不渡野猿愁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虎頭巖
- 心似閑云無掛礙,身同古渡橫舟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臨江仙·得得全真真妙理
- 洞庭天地一大物,一從北渡遂不還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答筤谷目
- 含識緣中曉了難,愛河須渡達(dá)彼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何當(dāng)臨湖借漁艇,拍浪徑渡先雙鳧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洞庭山
- 投驛暮山燈照葉,待潮秋渡棹粘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葉卿還隴西公幕兼簡周軍咨
- 北望歸期殊未可,卻思南渡滄浪間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愁闌
- 遑遑欲談?wù)l聽此,秋江好渡多柔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連日與性之王君談遽來告別因作
- 鐵馬曉嘶營壁冷,樓船夜渡風(fēng)濤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 夜雨涼甚,忽動從戎之興
- 有淚數(shù)行芻一束,若為飛渡浙江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端明無惰趙公哀詩二首
- 半{左舟右定}何妨呼渡去,小橋不礙負(fù)薪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崇化麻沙道中
- 木潤山輝應(yīng)有物,錫飛杯渡不無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上方
- 白浪粘天云覆地,津人斷渡征人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漁父四時歌
- 一別龍門不計春,思公夢渡太皋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再用邦衡韻贊其閑居之樂且致思?xì)w之意
- 黃姑織女萬古心,脈脈欲渡銀河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七夕
- 婆餅焦聲林外起,便從野渡喚橫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(jǐn)和老人雪晴
- 新戍云中千騎馬,橫津直渡無行跡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打冰詞
- 喔喔晨雞滿樹霜,喧喧曉渡簇舟航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冬夕江上言事五首
- 安穩(wěn)錦衾今夜夢,月明好渡江湖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臨江仙·憶昔西池池上飲
- 承露氣清駒送日,觚稜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句
- 凄凄慘慘,冷冷清清,燈火渡頭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鶯啼序 重過金陵
- 紫塞曉行聞雞叫,黃河夜渡見魚跳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
- 二龍北狩不復(fù)返,六龍南渡無還期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夷山醉歌
- 揚(yáng)子津頭客子愁,孤舟欲渡意綢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揚(yáng)子江
- 斷崖萬仞如削鐵,鳥飛不渡苔石裂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居庸疊翠
- 中流棹歌驚水鴨,捷如競渡千人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苕山水歌
- 燒筍既憩彭城灣,采莼復(fù)渡楊家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
- 武林二月桃花雨,月明夜渡錢塘潮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仲昭約明歲游天臺雁蕩先以逍遙衣見贈作張公
- 王氣生秦四百年,晉元東渡浪花船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金陵雜題二首
-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,公無渡河兮公竟渡。 -- 出自唐·王睿·相和歌辭·公無渡河
- 玉靶半開鴻已落,金河欲渡馬連嘶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出塞曲
- 紫閣高翻云冪冪,灞川低渡雨微微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新雁
- 佛廟春游湖樹暗,神濤晴渡越峰青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送則師歸越
- 貪歡尋勝意不盡,相招卻渡白蘋洲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題明州太守錢君倚眾樂亭
- 錦標(biāo)霞舉奪日精,萬楫競渡馳蛟虬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有懷都下寒食
- 落照已斜猶曝繭,故人未渡莫橫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所見
- 霧卷馬蹄塵自起,東風(fēng)送渡咸陽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武功驛留題
- 卜占遵火兆,詛拆謹(jǐn)歸誠,渡笮蒼猱捷,旋碉墨蟻輕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羌俗
- 遠(yuǎn)空寒云渾不動,老狐應(yīng)渡黃河凍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夜歸曲
- 渡綠秧畦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東崗?fù)聿?/a>
- 我因避地訪名山,扁舟夜渡沙溪寒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黃楊巖
- 時不得兮絕淮流,江雖可渡兮吾何求,寧斗死兮羞漢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項(xiàng)王歌
- 君不見三碉城邊百草熱,渡瀘將軍不得歇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東山行
- 屢報銀臺給事中,忽聞喚渡浙江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安行表兄除華文閣直學(xué)士奉祠次韻為賀
- 老翁被發(fā)鬢如絲,臨流欲渡將何之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公無渡河·河流決崑崙
- 應(yīng)為溪橋添曉溜,豈憐野渡有橫舟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雪晴后書懷
- 溪漲綠含風(fēng),短艇晚橫沙渡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如夢令·紅紫不將春住
- 吾州自昔寡所傳,一自南渡居群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韓尚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