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9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劇談增惠愛,美景借清和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水西館泛舟送王員外
- 遠山媚平楚,宿雨漲清溪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雨晴后陪王員外泛后湖得溪字
- 此中震澤路,風月彌清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平望蚊子二十六韻
- 是時重陽后,天氣曠清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綿竹山四十韻
- 瓊瑤一百字,千古見清機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
- 金微凝素節,玉律應清葭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和邊城秋氣早
- 那將人世戀,不去上清宮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方朝太素帝,更向玉清天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如何楓與柳,亦擬傍清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竹
- 平生忠烈在,史筆冠清朝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
- 西風原上淚,不得灑清樽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王公和學士挽詞
- 家貴曾還金鉞寵,時清不見玉關功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侍中李良定公挽詞
- 鳥戲翻新葉,魚躍動清漪。 -- 出自唐·岑文本·安德山池宴集
- 行云泛層阜,蔽月下清渠。 -- 出自唐·褚遂良·安德山池宴集
- 聊排靈瑣闥,徐步入清都。 -- 出自唐·陸敬·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都字
- 中山獻仙酤,趙媛發清謳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宴中山應制
- 文峰開翠瀲,筆海控清漣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
- 隔墻欽素躅,對問限清埃。 -- 出自唐·劉懷一·贈右臺監察鄧茂遷左臺殿中
- 群有含妙識,眾象懸清機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,今追
- 鳴琴有真氣,況已沐清風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和燕公岳州山城
- 微躬趨直道,神甸忝清猷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揚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漢庭暌直諒,楚峽望清通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
- 虬鳳吐奇狀,商徵含清音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逸客·雅琴篇
- 掖垣招近侍,虛薄側清塵。 -- 出自唐·裴光庭·奉和御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
- 何必蘇門子,冥然閉清關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詠史
- 孤松郁山椒,肅爽凌清霄。 -- 出自唐·張宣明·山行見孤松成詠
- 軒車自來往,空名對清陰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
- 故人雖薄宦,往往涉清溪。 -- 出自唐·殷遙·友人山亭
- 幽林承睿澤,閑客見清光。 -- 出自唐·梁升卿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
- 高堂列眾賓,廣座鳴清弦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
- 俱飛仍失路,彩服邇清波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送張翚下第歸江東
- 林間求適意,池上得清飆。 -- 出自唐·樓穎·東郊納涼,憶左威衛李錄事收昆季、太原崔參
- 楚云來泱漭,湘水助清泠。 -- 出自唐·陳季·湘靈鼓瑟
- 風間傳藻質,月下引清聲。 -- 出自唐·陳季·鶴警露
- 南方饒翠羽,知爾飲清溪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上官侍御赴黔中
- 道士十二人,往還馭清風。 -- 出自唐·李棲筠·張公洞
- 朝歌猶夕嵐,日永流清陰。 -- 出自唐·袁邕·東峰亭各賦一物得陰崖竹
- 滿庭陳舊禮,開戶拜清芬。 -- 出自唐·令狐峘·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
- 流水復檐下,丹砂發清渠。 -- 出自唐·元季川·泉上雨后作
- 衣冠宵執玉,壇墠曉清塵。 -- 出自唐·張濯·迎春東郊
- 后庭攀畫柳,上陌咽清笳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貞懿皇后挽歌三首(今存二首)
- 德音冥秘府,風韻散清朝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故秘監丹陽郡公延陵包公挽歌
- 散郎無所屬,聊事穆清居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天津曉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
- 碧樹分曉色,宿雨弄清光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奉酬西川武相公晨興贈友見示之作
- 浴蠶當社日,改火待清明。 -- 出自唐·陳潤·東都所居寒食下作
- 石門吐明月,竹木涵清光。 -- 出自唐·王武陵·宿慧山寺
- 獨謠聞麗曲,緩步接清言。 -- 出自唐·章八元·酬劉員外月下見寄
- 悠然一縫掖,千里限清風。 -- 出自唐·章八元·寄都官劉員外
- 莫道游仙別無侶,玉清冠蓋許同群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洞霄宮
- 過云收薄潤,重露濕清光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八月十六日夜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