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踟躇遂忘歸,清嘯送日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午睡起消搖園中因登山麓薄暮乃歸
- 紛紛坐客評清濁,我已昏然睡不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飲村酒
- 自卜河橋宅,清談喜屢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玉牒所迎駕望見周洪道舍人
- 薄暮雪云低,清宵氣慘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雪自夜至旦欲午始晴
- 判無神藥斸清冥,放貯那憎海物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偶得海錯侑酒戲作
- 衰病厭多事,清游諧夙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宿天慶道院
- 隱幾樂此時,清和如夏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雁翅夾口小酌
- 曳杖上江城,清宵破二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登小南門城上
- 強(qiáng)飯幸如昨,清游元有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羸疾
- 綠蘚封茶樹,清霜折藥花,世無勾漏令,誰此養(yǎng)丹砂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儲福觀
- 莫笑方池小,清泉數(shù)斛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方池
- 閉合掃地焚清香,老人處處是道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入榮州境
- 羸疾無休日,清秋適此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剡
- 我後四百年,清夢奉巾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讀岑嘉州詩集
- 至德冠邦閭,清節(jié)映西關(guān)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貧士 其五
- 和澤周三春,清涼素秋節(jié)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和郭主簿 其二
- 一朝辭吏歸,清貧略難儔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貧士 其七
- 問金終寄心,清言曉未悟;放意樂馀年,遑恤身後慮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二疏
- 原生納決履,清歌暢商音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詠貧士 其三
- 蕤賓五月中,清朝起南飔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和胡西曹示顧賊曹
- 微雨洗高林,清飆矯云翮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(jīng)錢溪
- 今日天氣佳,清吹與鳴彈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
- 暮角凄游旅,清歌慘泬寥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
- 秋半?yún)翘祆V,清凝萬里光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除官歸京睦州雨霽
- 嫩嵐滋翠葆,清渭照紅妝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華清宮三十韻
- 王喬在何處,清漢正驂鸞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早春閣下寓直蕭九舍人亦直內(nèi)署,因寄書懷四
- 九重樹影連清漢,萬壽山光學(xué)翠華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碧樹康莊內(nèi),清川鞏洛間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(xiàn)居守
- 大熱去酷吏,清風(fēng)來故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早秋
- 歌聲裊裊徹清夜,月色娟娟當(dāng)翠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南樓夜
- 芝莖抽紺趾,清唳擲金梭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鵁鶄
- 昭華夜醮連清曙,金殿霓旌籠瑞霧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樓春
- 長天凈,絳河清淺,皓月嬋娟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戚氏·晚秋天
- 絳唇啟、歌發(fā)清幽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遇年年、嘉節(jié)清和,頒率土稱觴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送征衣·過韶陽
- 省教成、幾闋清歌,盡新聲,好尊前重理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山枕·驟雨新霽
- 金風(fēng)動、冷清清地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爪茉莉(秋夜)
- 挫糟凍飲,酎清涼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世溷濁而不清:蟬翼為重,千鈞為輕;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;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卜居
- 超無為以至清兮,與泰初而為鄰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(yuǎn)游
- 真珠小娘下清廓,洛苑香風(fēng)飛綽綽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洛姝真珠
- 虛空風(fēng)氣不清泠,短衣小冠作塵土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綠章封事〈為吳道士夜醮作〉
- 窞中跳汰截清涎,隈壖臥水埋金爪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假龍吟歌
- 真妃初出華清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西江月·梅好惟嫌淡佇
- 勝踐聊為樂,清談可當(dāng)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道原過西莊遂游寶乘
- 韶山秀拔江清寫,氣象還能出搢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貴州虞部使君訪及道舊竊有感惻因成小詩
- 崖風(fēng)與穴水,清越有余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九昆山
- 豈惟賓至得清坐,因有余地蘇陪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熱
- 竹西攜手處,清淚邈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
- 勝事悲疇昔,清談想緒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宋中道挽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