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疏疏綠發覆清潯,漠漠微香起夕陰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六四叔蘭詩
- 云雷蓊深釜,清香已遙傳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與純臣原仲溫其煮魚羹
- 帽檐今日更清狂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虞美人·清尊黃菊紅萸佩
- 正紅葉漫山,清泉漱石,多少心期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木蘭花慢 別西湖兩詩僧
- 半千寶運,瑞清朝、誕育人間英物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念奴嬌·半千寶運
- 千嶂碧,一聲清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夜合花·冷截龍腰
- 若隨荔子華清去,定空埋、身外芳名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風入松·素馨柎萼太寒生
- 拂鴛弦、先奏清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錦瑟清商引
- 爐香簾櫳正清灑,轉調促柱成行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錦瑟清商引
- 酣歌美長夜,清輝麗高隅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居擬蘇武四首
- 白日悲風起,清河逆水流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觀魚臺
- 紅橈綠舫盪清波,露腳斜飛濕芰荷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西湖舊夢
- 鳳州山館有清輝,古木扶疏散陸離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鳳州
- 傷彼古豪雄,清淚泫不歇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李陵臺
- 牛郎織女涉清淺,支機石上今何年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七月初七夜渡黃河
- 第觀竁中藏,清玩唯研壺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晉王大令保母帖
- 一尊菖歜泛清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歌子·角簟橫龜枕
- 一卮芳酒送清歌,樓下玉人相去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玉樓春
- 天公豈多情,清露為君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一枝蠟花梅,清香美無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魯直蠟梅二首
- 小雨沾秋旱,清曦霽曉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游南汰二首
- 邂逅梅夫子,清談得致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游南汰二首
- 秀色藹松檜,清香馥芝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彰教寺
- 一檐冬日送清溫,疏竹蕭蕭覆短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市接待院壁
- 昨宵一陣雨,清爽到乾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
- 十分才二三,清餓似饑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送行詩韻
- 遠信占黃耳,清游任白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與可二首
- 幽花似檐蔔,清絕不可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龍門呈心老
- 歸來飽香積,清淡更過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三祖山
- 遠覽心猶壯,清吟語自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公寨驛
- 忽然快我心,清風為解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同年蔡仲平察院游西湖
- 勢凌風力斗清嚴,徹骨尤非老病堪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周子嘉詠雪
- 二公才致同清壯,顧我無能但蘄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沈交韓王覺民韻
- 勝名須斯人,清游更何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因老游水寨府治東軒二首
- 月華秋氣共清圓,千古佳時句一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中秋和彥立兄韻悼伯父仲珠
- 歸來神思頓清發,詩中寫出錢塘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晚書懷
- 新詩高妙梅清絕,展讀花前病眼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章序臣梅花二首
- 柳成復自號,清陰亦何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柳徑
- 高臺甃蒼玉,清風夜周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月臺
- 秋陽汎汎流清暉,帆腹不張旗腳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集湖德濟廟用趙尉廉留題韻示周欽夫程彥游
- 月影黃昏里,清興繞吳山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云凍鳥飛滅
- 自笑平生,憐清惜淡,故園曾親植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念奴嬌·水邊籬落獨橫枝
- 漸霽雨虹消,清風面旋,借我涼秋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木蘭花慢·□中原望眼
- 想調冰雪藕,清夜與誰同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八聲甘州·正陰陰
- 老矣江邊路,清興漫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水調歌頭·長樂富山水
- 纖塵不動湛清霄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西江月·桂苑旋生涼思
- 迢迢云水橫清淺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虞美人·開殘桃李春方到
- 荔子著花繁,清微庭院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感皇恩·荔子著花繁
- 蟠桃三熟,正清霜吹冷,愛日烘香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十月桃
- 浮云有底急,清影可憐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范才元中秋不見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