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英風爽氣凌清虛,楣間新詩露珊瑚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與將樂令會飲揖仙亭
- 環望荊吳坼,清江日夜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金山
- 江浮疊巘弄清輝,云外冥鴻江上歸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張倅行縣
- 君趨烏府近清光,陸海驚濤漲天起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游定夫
- 沙邊幽鳥傍清漪,瀧下漁船逆浪歸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綠陰亭上
- 輕甘相潤澤,清苦自磨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張郴州四首
- 同幕時相敘,清談到夜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檄充晉康考官舟行薄暮霞光與水相映緬懷諸幕
- 白發與時背,清風勸我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重九獨酌次偶成數韻呈江司法李帳干并同游諸
- 渾淪一段輕清氣,天收不盡歸于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劉漢英雙清亭
- 參差鴛瓦封清霜,玉虬薦瑞初騰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陳龍圖
- 舟行所至與清逢,殊覺今清又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北歸舟次清遠縣上游欲入硤
- 一枕三更夢,清涼意自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季夏宿省前董家樓
- 堂堂馬鬣封,清淑鞠其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瀧岡
- 明月照古松,清風灑孤鶴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送劉方伯東山先生
- 未語肝膽傾,清言入微細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寄錢太史受之
- 潭光與月色,清徹一園中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秋夜與俞安期宿烏龍潭吳家水亭
- 年紀雖小齒清歷,漢語吳歌聲的的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榕城小妓奇奇歌
- 古木無年歲,清陰滿戶庭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法海寺
- 蕩蕩困決,氣清泬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敢拜明貺,永清世氛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紛綸簪組列,清越佩環聲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酌彼金疊,惟清且旨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
- 天何言哉,至清而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
- 款泰壇,柴泰清。 -- 出自隋··封泰山樂章·豫和
- 霧凝璇篚,風清金懸。 -- 出自隋··明堂樂章·雍和
- 霧開三象,塵清九服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崇德舞
- 金枝羽部徹清歌,瑤臺肅穆笙磬羅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昭德皇后廟樂章·舒和
- 玉管朝朝弄,清歌日日新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穆護砂
- 把千年、蓬萊清淺,舊游相告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賀新郎 太白墓,和稚存韻
- 玉晨鐘韻上清虛,畫戟祥煙拱帝居。 -- 出自唐·鄭畋·金鑾坡上南望
- 神仙久留滯,清切佇飛翻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送蘇郎中綰出佐荊州
- 素華凝粉署,清氣繞霜臺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
- 宣州渾是上清宮,客有真人貌似童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贈毛仙翁
- 青丘子,泬而清,本是五云閣下之仙卿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青丘子歌
- 去年春色近清明,萬匝煙花夾曉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約諸君游范園看杏花
- 雨中池閣曉,清簟薦文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儀曹雨中
- 行路方難日,清秋欲盡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陳則見寄
- 層檻構云牢,清寒灑客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西澗小閣
- 烏散廟堧空,清香肅蠙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夜宿太廟齋宮
- 獨開西閣詠清夜,秋河欲墮山蒼然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宿蟾公房
- 琴堂朝夕共清歡,舉白頻浮不容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
- 能書晉公子,清宦稱高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王員外遷崇教(崇教典僧官)
- 故鄉未解識清容,卻在金陵闕下逢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吳僧日章講師赴召修蔣山普度佛事既罷東歸送
- 黃菊開應滿,清霜壓莫低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
- 歸去亦何難,清時惟所適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事
- 幽興落醴浦,清夢繞崧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
- 故知庾信多清淚,何事陶潛亦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秋
- 明映波心月,清余雨面山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班字三首
- 白發余欣喜,清時忽嘆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宋太夫人挽詞
- 葉公賢父子,清風何奕奕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邵武軍泰寧縣葉恪循道清風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