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施罟旋近岸,清波可數鰷鱸鰱,就中鱏鰉稱最大,度以尋丈長鬐軒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松花江捕魚
- 況此霜下杰,清芬絕蘭茞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菊花
- 仙壇古洞何清虛,中有瓊樓白玉除,江上浩蕩誰來過,聞道琴高駕鯉魚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神女廟
- 度山煙鎖埋清晝,為國天終護吉人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按部至春州
- 田間有流水,清泚出山心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瀼溪書堂
- 綠陰留我立,清曉小闌東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春曉園中
- 莫道茶陵水清淺,年來平地亦風波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仰止青山高,清風與終始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李翰林墓
- 可憐花月要清新。 -- 出自·顧隨·浣溪沙
- 把無聊、併作清狂。 -- 出自·顧隨·唐多令·秋葉總堪傷
- 六年宦海持清節,千里家書促遠行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只為傳家太清白,致令生子亦辛酸。 -- 出自宋·布衣某·賦梅花
- 且喜身心客清凈,但愁歲月為消磨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長夏竹中二首
- 震澤天臺合清秀,洞見無終與無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
- 臨安猿鶴共清吟,猶作投機叩齒音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謝安
- 皎如佩玉上清來,不敢班渠國風變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涼臺瀟灑臨清波,幄翠簾珠明綺羅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綠珠詞
- 從此活業興,清風動寥泬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嗟彼咸平人,清風生我腸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對梅分韻得堂字
- 幽人住城市,清夢兩三重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丁巳燈夕前六日觀抱拙寄敏齋韻因事有感走筆
- 靜與騷人佩,清同楚客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蘭谷
- 詩成唯有月,清致興誰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過越
- 一身唯在道,清苦獨知君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靈耀之姑蘇
- 縹渺沉虛碧,清池見宿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宿云山房
- 皎潔中秋月,清光處處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圓影隨流水,清光絕點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性成孤僻愛清山,鶴唳云霄意自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上元齋醮卷清風,暗使虔誠望圣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云開瑞色天,清廓打三籌,公子王孫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祥煙澹蕩儼清風,御筵開處浮春色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若能可行,則清凈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耳根唯愿常清靜,更得四時風雨順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丹砂保重開清境,白發相宜倚翠巖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物情之理皆清凈,造化玄微事莫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我心忙也樂,清凈得同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今生隨曩劫,清凈照三天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有德馨還遠,清虛道亦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志誠昭明德,清凈見於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避煩如雨散,清靜入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神仙上界道清虛,那個何親那個疏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離男坎女甚清廉,金鼎分毫上火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心自樂,清凈保長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若知濁浪澄清水,不達浮生認白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道者強名立,清虛隱顯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通玄求得一,清靜更無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翰林承旨貴,清凈玉堂中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賜蘇易簡
- 白雪寧堪冒,清時只浪過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偶成
- 啟戶闃無人,清風入吾廬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縣齋書事寄張世賢
- 斜斜疏柳照清漪,藉藉殘紅自滿蹊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宜春溪
- 武夷山深水清泚,避世猶有高人蹤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