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遙知金闕同清景,想見氈車碾暗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臺頭寺步月得人字
- 勿將一念住清虛,居士與我蓋同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鞏清虛堂
- 送君無一物,清江飲君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
- 我後五百年,清夢未易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貧士七首
- 風流半刺史,清絕校書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送趙?幾歸覲錢塘遂赴永嘉
- 未能飛瓦彈清角,肯便投泥戲潑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贈傅曦秀才
- 城南鐘鼓斗清新,端為投荒洗瘴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
- 愿言均此施,清陰分四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補唐文宗柳公權聯句?并引?
- 舊篋藏新語,清風自滿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守霍大夫監郡許朝奉見和此詩復次前韻
- 江干百畝田,清泉映修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盧鴻學士堂圖?此詩當為蘇轍作?
- 古來靜治得清閑,我愧真常也一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袁公濟有詩次其韻
- 獨作五字詩,清絕如韋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
- 縈回成曲沼,清澈見肝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門惠泉
- 賢明日登用,清廟歌緝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
- 其高如山,其清如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鳴泉思,思君子也。君子抱道且殆,而時
- 高論逼河漢,清詩鳴佩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,作詩為謝
- 我不銜恩畏清議,束芻難致淚潸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
- 玉盆沉李灩清泉,金鴨噓空裊細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妃閣五首
- 虛明中有色,清凈自生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惠山
- 勝游豈殊昔,清句仍絕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惠山
- 仰穿蒙密得清曠,一覽震澤吁可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胡祠部游法華山
- 風松瀑布已清絕,更愛玉佩聲瑯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舟中聽大人彈琴
- 不用比三星,清光同一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盧山五詠 三泉
- 樓下玉螭吐清寒,往來蹙踏生飛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韓干牧馬圖
- 獨作五字詩,清卓如韋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(前次韻,后不
- 歸來詩思轉清激,百丈空潭數魴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
- 遙知千騎出清曉,積雪未放游塵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
- 流水隨弦滑,清風入指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贈田辨之琴姬
- 定是岑公悶清境,春江一夜雨連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萬州太守高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
- 暴雨破坱圠,清飆掃渾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廬山下
- 老人無計酬清麗,夜就寒光讀楚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州春日雜書四絕
- 寒光洗肝膈,清響跨竽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子華石淙莊
- 雖無窈窕人,清唱弄珠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公再和亦再答之
- 明朝更陳跡,清景墮空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
- 故人錢與李,清廟兩圭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孫著作赴考城兼寄錢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孫處
- 道人開此軒,清坐默自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惠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
- 小摘飯山僧,清安寄真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后行菜圃
- 良辰非虛名,清和盈我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郭主簿二首
- 秀色分鄰舍,清陰覆佛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邀李范庵過天竺寺作
- 此堂不說有清濁,游客自觀隨淺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海會寺清心堂
- 汴泗交流處,清潭百丈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梁先舒煥泛舟得臨釀字二首
- 當年不識此清真,強把先生擬季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陰陳跡
- 高論傾河漢,清詩鳴珮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作詩為謝
- 誰言小叢林,清絕冠五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黃秀才鑒空閣
- 勞師向竹頌,清是阿誰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廬山上人竹軒
- 凡圣無異居,清濁共此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桃花源
- 故應容我輩,清坐時閉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教授和溽字韻詩,復次韻為戲,記龍井之游
- 三為郡太守,清似於陵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李邦直探梅
- 喬侯瑚璉質,清廟嘗薦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
- 南山多磬石,清滑如流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