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儉德遵三尺,清朝俟一匡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玉律初移候,清風乍遠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
- 碧經嵐氣重,清帶露華澄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漁塘十六韻(在朱陽縣石巖下,古老云:洛水
- 千年王氣浮清洛,萬古坤靈鎮碧嵩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北原閑眺
- 暮角梅花怨,清江桂影寒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齊安郡
- 翹日樓臺麗,清風劍佩寒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秋霽晚景
- 寶瑟湘靈怨,清砧杜魄啼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歲晏同左生作
- 白雪篇篇麗,清酤盞盞深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對酒賦(一作贈)友人
- 五雷深鎖玉清宮,白鶴呼風唳碧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城中厭雨過清和,偶出西郊野興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初夏
- 夜深倚西風,清淚如雨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宵辭
- 孤月明秋空,清影跨洞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宵辭
- 綠苔鎖逕阻清游,白鶴凌霄喚沖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級泉
- 隨身風月幾清閑,不做人間潑底官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西軒壁
- 面蘭琢句詩清新,賓菊開樽意蕭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諸葛繡香園
- 晉人相扇以清名,何事因泉始立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酌貪泉因吊吳隱之三首
- 夫豈知山林,清寒益我姿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百丈巖觀水
- 天上日長太清虛,人間還似此間無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飛仙吟送張道士
- 搔首起來顧清影,斷煙低鎖荻花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夏夜宿水館
- 炎帝辭朱節,清晨立素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溫學士再訪山中
- 淡月籠蒼松,清流蘸修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桐柏觀
- 笑將鐵笛起清風,白云飛過看無蹤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三清殿后壁
- 鮮怡寡樂負清明,簾外花如紅淚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見鶯三首
- 滿天沆瀣起清風,白鶴飛來上翠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五曲鐵笛亭
- 逸韻應無敵,清名到不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旴江舟中聯句
- 聞師之德,冰清玉潔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陳綠云先生之像贊
- 悠然舉大白,清嘯散萬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夜闌
- 平生只要樂清虛,占斷人間靜處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澹菴
- 對景適然發清嘯,野猿驚泣綠楊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有感十一首
- 一枝照夜向清寒,恍似孤山跂馬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何畫梅
- 旅人苦熱愛清涼,快睹光輝滿蓬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用前韻
- 金墉豈不固,清談漫洋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煌煌京洛行
- 何當天門開,清問逮下里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展季骨已朽,清風散藜藿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東昌有感
- 繁林溺深綠,清池散圓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得水字
- 高藏日月氣,清滴云霧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趙文敏公畫松
- 芳醪恥金樽,清歌猶在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鄭同夫餞別圖詩
- 涼蟾照幕還清夜,慚愧千村野哭哀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劉宗保秋懷
- 西風白露下清寥,岸柳江蒲取次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夜坐有懷呈石末公
- 有時皇初平清夜,騎羊朝帝君瓊蕤,羽蓋冰玉珮,華月閃爍光成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青羅山房歌寄宋景濂
- 聲飄碧落玉清揚,影拂太微云滅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道士周玄初鶴林行
- 霾陰蔽玄象,清渭混污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曾樓迢遞俯清郊,天際群山檻外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日雜興(四首)
- 與君為別幾清秋,鴻雁來時輒上樓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惆悵(二首)
- 倩他銀甲凄清,鐵撥縱橫,聲聲迸碎鴛鴦瓦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春夜聽客彈琵琶,作隋唐評話。
- 所愿君莫違,清風時可訪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詠月
- 松際露微月,清光猶為君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宿王昌齡隱居
- 寒蟲臨砌默,清吹裊燈頻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聽琴秋夜贈寇尊師
- 霸國今何在,清泉長自流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京口懷古
- 能賦傳幽思,清言盡至公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張評事涉秦居士系見訪郡齋,即同賦中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