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6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紅顏白骨付清醥,一官於我真鴻毛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漫郎
- 天飄時一拂,清哀動人心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偶戲
- 白玉芙蓉出清沼,天然不受緇塵擾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僧歸保寧
- 汲井漱寒齒,清心拂塵服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晨詣超師院讀禪經
- 羲和顯耀,乘清氛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樂府雜曲·鼓吹鐃歌·奔鯨沛
- 標榜同驚俗,清明兩照奸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,因以見示
- 汝水沄沄,既清而瀰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奉平淮夷雅表·方城,命愬守也。卒入蔡,得
- 謫官去南裔,清湘繞靈岳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
- 安得輕舉繼清塵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陌上桑
- 云散還城邑,清晨復來還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名都篇
- 微陰翳陽景,清風飄我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情詩
- 夏節純和天清涼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艷歌行
- 白羽留談柄,清風襲德馨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過孔北海墓二十韻
- 白麻紅燭夜,清漏紫微天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閑宵陪雍時,清暑在甘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素向寧知貴,清淡不厭貧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和段少常柯古
- 禪房無外物,清話此宵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輝公精舍
- 腥鮮龍氣連清防,花風漾漾吹細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太液池歌
- 白雪調歌響,清風樂舞雩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病中書懷呈友人
- 蕭灑桐廬郡,清潭百丈馀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蕭灑桐廬郡十絕
- 來夕如澄霽,清風不負期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八月十四夜月
- 莫惜黃金置清賞,隔年春色為君開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提刑趙學士探梅三絕
- 滄海人歸楚,清風子在秦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
- 康寧福已大,清靜道自生,邈與神仙期,不犯寵辱驚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張先生
- 圣宋非強楚,清淮異汨羅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赴桐廬郡淮上遇風三首
- 靜境合通仙,清陰不如暑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絳州園池
- 江上多嘉客,清歌進白醪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新定感興五首
- 涓涓滴小槽,清光能照人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
- 風流裁賦苑,清苦讀書家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
- 二松何年植,清風未嘗息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歲寒堂三題其二·君子樹
- 況此湖山滿清思,與君交唱若為慵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孫之翰對雪
- 遠似天無翳,清如塞有霜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
- 徘徊崚極寺,清意滿煙霞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一·崚極上寺
- 岳陽樓上月,清賞浩無邊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韓瀆殿院出守岳陽
- 和氣十洲春,清流九江九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攀秀才
- 蕭索繞家云,清歌獨隱淪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西湖林處士
- 賴有南軒竹,清風慰寂寥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歐靜秀才
- 南樓百尺馀,清夜微埃歇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南樓
- 層臺累榭皆清曠,萬戶千門盡郁蔥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
- 中秋五日,風清露爽,猶是早涼天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燕歸梁·金鴨香爐起瑞煙
- 謝堂新句入清歌,雨箔風簾有燕過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次韻和參政陳給事寒食杜門感懷
- 道明回詔樂清間,便向中朝脫冕冠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次韻謝借觀五老圖
- 高僧伴吟足清覽,見盡白蓮開落時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憶越州
- 苦吟含翰久,清宴下樓遲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丙寅中秋詠月
- 復此遙相思,清尊湛芳綠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寒夜思友三首
- 急管韻朱弦,清歌凝白雪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帝京篇十首
- 斜漢耿層閣,清風搖玉樹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帝京篇十首
- 促節縈紅袖,清音滿翠帷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琵琶
- 二十漸乖張,清溝映污渠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符讀書城南
- 飛廉戢其威,清晏息纖纊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岳陽樓別竇司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