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5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周粟不肥清圣肉,楚絲難系直臣魂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謝二劉
- 那更樽前清韻、聽歌兒。 -- 出自宋·趙希蓬·南歌子·玉立亭亭樹
- 猛香特地清人骨,多謝溪風為送來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和景夔梅四首
- 不知拒著清霜后,還有三冬傲雪材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拒霜二首
- 試問此花清白不,不聞吁咈只聞都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白牡丹
- 輕霜弄粉清無涴,淡月浮香暗自知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和叔子梅
- 滿袂木陰清似水,時看跳處是蝦蟆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十三日歸天光云影堂
- 妙舞蹁躚,清歌宛轉,兩行翠娥燕趙。 -- 出自宋·楊再可·喜遷鶯·臘天初曉
- 自憐孤影清秋夕,灑淚裴回滴冷光。 -- 出自·***·題碧花箋
- 光含曉色清天苑,輕逐微風繞御樓。 -- 出自唐·朱灣·長安喜雪
- 復如觀太清,昭爛垂芳辰。 -- 出自唐·崔元翰·奉和登玄武樓觀射即事書懷賜孟涉應制
- 晝短欲將清夜繼,西園自有月裴回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摩訶池宴
- 雨滴閑階清夜久,焚香偏憶白云人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春齋夜雨憶郭通微
- 能將百囀清心骨,寧止閑窗夢不成。 -- 出自唐·于敖·聞鶯
- 心合云雷清禍亂,力回天地作陽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述德上興元嚴仆射
- 雁叫疑從清淺驚,鳧聲似在沿洄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賦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應舉
- 不知何處清風夕,擬使張華見陸云。 -- 出自唐·馬異·答盧仝結交詩
- 風吹花露清旭時,綺窗高掛紅綃帷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上官昭容書樓歌
- 要識十分清絕處,暗香疏影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梅花
- 玉佩泉鳴清醉耳,劍铓山峭割愁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游堯臣出郊二首
- 天球固是清廟器,牛鐸或中黃鐘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徐尉
- 嚼蕊嗅香清興在,尚呵凍筆欲題詩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池邊梅花一株盛開
- 落筆語言清透骨,恐公胸次有冰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蓬庵梵老
- 小溪常時清且淺,漪漣不動平于板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大水行
- 濯纓湘水清,拄笏湘山碧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謝安國求硯
- 冰玉皎然清徹骨,南廊亦欲斸根栽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楊郎中北廊梅花
- 詩來謂我清而臞,我方忍欲將忍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答簡簿
- 伐翳旋開清曠,樓居便覺超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熊道士遐觀閣
- 天寒地冷清癯甚,故著緇衣護玉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參議畫軸三首·墨梅
- 玉妃妒我清游好,剪水飛花作苦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同李魯二郎中游三茅觀
- 獨游何太清,滯念亦可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到城南園瞻南軒先生遺像
- 總為鼻端清栩栩,能令腳底步翩翩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呂待制所居八詠·緩步
- 嵐鎖巖扉清晝暝,云歸松壑翠陰寒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徐俞山居
- 愿君栽于清澗泉,貞姿莫迓夭桃妍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答友人新栽松
- 臨川太守清如鏡,不是漁人下釣時。 -- 出自唐·張頂·獻蔡京
- 聞道泗濱清廟磬,雅聲今在謝家樓。 -- 出自唐·陸暢·夜到泗州酬崔使君
- 行想北山清夢斷,重游西洛故人稀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送葉秀才
- 人間玉嶺清宵月,天上銀河白晝風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書秋
- 人間玉嶺清霄月,天上銀河白晝風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書秋
- 暑消岡舍清,閑語有馀情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早秋過郭涯書堂
- 門前更有清江水,便是潯陽太守廳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題東林寺寄江州李員外
- 開襟自向清風笑,無限秋光為解顏。 -- 出自唐·楊發·秋晴獨立南亭
- 時無綠珠清音激皓齒,野王臨風三弄亦已矣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仆久客錢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聞之凄然皆有歸
- 云飛太華清詞著,花發長安白屋榮。 -- 出自唐·樊驤·和主司王起
- 吾君理化清,上瑞報時平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風不鳴條
- 有思莫忘清塞學,眾傳君負佐王才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送友人出塞
- 畫橋春暖清歌夜,肯信愁腸日九回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春日即事
- 花落院深清禁閉,水分川闊綠蕪平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登龍門敬善寺閣
- 楊柳覆灘清瀨響,暮天沙鳥自西東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經龍門廢寺
- 幾到西林清凈境,層臺高視有無間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