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5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華暢九有,清傾六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甘雨應祈
- 猶期明月清風夜,來作西園第八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
- 貧井泉雖清,且無金轆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代友人投所知
- 峴首故人清信在,千書萬書取不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大愿和尚
- 泠泠瀑滴清,貫串有規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馮使君水晶數珠
- 接士開襟清圣熟,分題得句落花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少監三首
- 面前小沼清如鏡,終養琴高赤鯉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瀔江秋居作
- 四音俱作清且柔,愛河濁浪卻倒流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弘顗三藏院
- 棲宿必多清瀨夢,品流還次白猿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鷺鷥有懷(前東陽王慥使君養一鷺鷥名瑤花)
- 悠悠不見清,人人壽有極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碧澗泉水清,寒山月華白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廓然神自清,含虛洞玄妙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重巖中,足清風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三字詩六首
- 洞庭湖上清秋月,月皎湖寬萬頃霜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洞庭玩月
- 關山月皎清風起,送別人歸野渡空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江南送別
- 池塘夜歇清明雨,繞院無塵近花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秋千(以下三首,本集不載)
- 戎衣一掛清天下,傅野非無濟世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疏雨
- 堪恨無情清渭水,渺茫依舊繞秦原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亂后卻至近甸有感(乙卯年作)
- 河陽縣遠,清波地遙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春晝(一作盡)
- --湯衡何遜清切,所得必新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講古文聯句
- 洗慮因吞清明箓,世人皆貪我常足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寒棲子歌(曾居廬山,欲有事羅浮之行)
- 高秋日月清,中氣天地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--皎然心閑清凈得禪寂,興逸縱橫問章句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李司直令從荻塘聯句
- 傍檐竹雨清,拂案杉風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袁使君高,郡中新亭會張煉師晝會二上人
- 楚思入詩清,晨登峴山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峴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謁裴使君
- 湘宮水寺清秋夜,月落風悲松柏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履霜上人還金陵西山
- 辭山偶世清,挾策忽西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裴邕之上京
- 知公愛澄清,波靜氣亦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陸使君長源夏月游太湖(此時公權領湖州
- 能將瀑水清人境,直取流鶯送酒杯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春宴王補闕城東別業
- 尋仙向玉清,獨倚雪初晴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游玉芝觀
- 天子棲穆清,三臺付夔龍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,旋進歌詩,延英
- 桃夭李艷清明近,惆悵當年意盡違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東歸
- 橋畔月來清見底,柳邊風緊綠生波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洛水
- 試問空門清凈心,蓮花不著秋潭水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題云公山房(一作權德輿詩,又作楊巨源詩)
- 玉磬敲時清夜分,老龍吟斷碧天云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安吉天寧寺聞磬
- 小殿沉沉清夜,銀燈飄落香灺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河瀆神·汾水碧依依
- 水墨畫松清睡眼,云霞仙氅掛吟身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所知從事近藩偶有懷寄
- 綠槐陰合清和后,不會何顏又見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代秋扇詞
- 坐睡覺來清夜半,芭蕉影動道場燈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短褐
- 料得來宵,清光未減,陰晴天氣又爭知。 -- 出自宋·晁元禮·綠頭鴨 詠月
- 樽前倒玉清無比,筆下鏗金妙欲飛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程公辟留客開元飲
- 照處無私清望富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忽送林光禽有語
- 輕飛葉上清光轉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漁家傲·人在月中宵漢遠
- 一枕曉來清夢,無人說似西山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朝中措·病香無力傍欄干
- 記得舊時清夜短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漁家傲·小院悠悠春未遠
- 臺殿竹風清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酒泉子·長憶龍山
- 鶴和猿吟清徹底,龍蟠虎踞翠為屏,真人一笑梅花發,三十六天春不扃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游龍虎山贈天師
- 追念使君清坐久,歌一發,恨千重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江城子·華燈高宴水精宮
- 雨馀秋更清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長相思·短長亭
- 正梅雪韻清,桂月光皎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雪明?鵲夜慢/雪明?鵲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