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清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枝上露,濺清淚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金縷歌/賀新郎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
- 飄肌凌大清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羈憧卜山中
- 山中便是清涼國,門下合封瀟灑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葉宗裔為令叔求竹山詩
- 四山便是清涼國,一室可為安樂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訪趙東野
- 紅妝當(dāng)暑清無汗,綠葉染風(fēng)香不斷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題上虞縣信芳堂
- 掃松預(yù)造清明酒,入峽先租谷雨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清明前夢得花字
- 九月秋水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中興歌
- 叫嘯夜猿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登廬山詩
- 惠氣憑夜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阮公夜中不能寐詩
- 歌管為誰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送別王宣城詩
- 既悲月戶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園中秋散詩
- 凄凄帳里清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秋日示休上人詩
- 一洗煩郁清九區(qū),坐令爾輩皆安居!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悲苦行
- 大布德澤清八埏,百辟忠義何以言?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江南民
- 西湖今日清如娮,一樹梅花壓水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三一
- 旅游忽過清明節(jié),百感中來與愿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清明后日
- 露下竹風(fēng)清,孤樓恰二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旅次
- 千竿萬竿清影遠(yuǎn),百丈十丈意自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息齋雙竹圖
- 萬里郵傳清譽(yù)遠(yuǎn),百蠻歌動(dòng)好官來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薜府判之廣東
- 月明喜看清影搖,雪凍卻愁梢尾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孤松嘆
- 轉(zhuǎn)首棲霞清夢遠(yuǎn),令人懷感動(dòng)悲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莫處士悼詩
- 沈冤昭雪清四海,舊時(shí)枝葉生光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夏節(jié)士
- 幸汝生逢清晏時(shí),不然劍底桃花落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54
- □□念,付清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鷓鴣天·留落吳門□□□
- 側(cè)商調(diào)里清歌送,破盡窮愁直幾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鷓鴣天·轟醉王孫玳瑁筵
- 信是瑤臺(tái)清夜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減字木蘭花·簪花照鏡
- 雪初融、水清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舞迎春/迎春樂
- 醒來擬作清晨散,草草分?jǐn)y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醉夢迷/采桑子
- 坐按吳娃清麗,楚調(diào)圓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鳳求凰/聲聲慢
- 云觀登臨清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臺(tái)城游/水調(diào)歌頭
- 濂溪之水清,未足濯公纓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
- 黃華半老清霜後,白鳥孤飛落照前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九日登戲馬臺(tái)
- 行歌滄浪清,臥快柴桑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除夜嘆
- 西戍角聲清且哀,東城鼓動(dòng)殷然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中秋日懷寄潘邠老賦
- 桂娥喚回清晝,夾路寶芙蓉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偶相逢/訴衷情
- 高秋霽色清於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伴登臨/采桑子
- 石頭城上清涼國,中有彌天大比丘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華馬上懷寄清涼和公兼簡社中王拙居士
- 扁舟不及清明約,紫筍朱櫻未負(fù)君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畢彥祖先之京師
- 大別山顛清沔尾,飛亭迢嶢帶云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漢陽招真亭
- 吟警句,寫清愁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付金釵/更漏子
- 依稀廣陵清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秋風(fēng)嘆/燕瑤池
- 要卷珠簾清賞,且莫掃、階前雪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霜天曉角·冰清霜潔
- 惟應(yīng)數(shù)刻清涼夢,時(shí)曲顏肱興未厭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雜興四首
- 已輸謝客清吟了,未忍山翁爛醉歸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池上春日即事
- 岑寂寶坊清夜月,幾移疏影上跏跌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題僧院庭竹
- 霜陂一掬清于鑒,漱著牙根便憶歸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秋日含山道中回寄歷陽希然山人
- 知師一枕清秋夢,多為林間放鶴天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慈師北游
- 惠愛復(fù)公清,三年報(bào)政成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知縣李太博得替
- 溪水徒自清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晨征聽曉鴻
- 戀橫橋于清渭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解佩去朝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