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4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真人上清室,乃在中峰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嵩陽觀,觀即天皇故宅
- 松柏有清陰,薜蘿亦自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嵩陽觀,觀即天皇故宅
- 柱史回清憲,謫居臨漢川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送人尋裴斐
- 浦溆既清曠,沿洄非阻修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夜到洛口入黃河
- 乾坤有清氣,散入詩人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九首
- 圣賢遺清風,不在惡木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九首
- 如今是清世,誰道出山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境靜江清無事時,紅旌畫鹢動漁磯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釣罾潭
- 從來苦清苦,近更加澹薄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杜使君
- 大簸怕清風,糠秕繚亂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唐史
- 吾皇愛清靜,莫便結吾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
- 六合懸清光,萬里無塵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鏡詞上劉侍郎
- 盛德方清貴,旋聞逐逝波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追憶馮少常
- 兄弟居清島,園林生白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閔廷言周璉下第
- 密勿須清甲,朝歸繞碧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毛學士舍人早春
- 擎缽貌清羸,天寒出寺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乞食僧
- 但使心清凈,從渠歲月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靈溪暢公墅
- 盡愿回清鏡,重希在此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(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
- 中流心清凈,審思云甚要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樂府降清唱,宮廚減食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無題
- 斷紲三清路,揚鞭五達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送人棄官入道
- 故里欲清明,臨風堪慟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出官經硤石縣
- 雖遇河清圣,慚非岳降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太液波清水殿涼,畫船驚起宿鴛鴦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色天夜清迥,花漏時滴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…四十三
- 府中自清遠,六月高梧間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夏日奉陪陸使君長源公堂集
- 聲斷續,清我魂,流波壞陵安足論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琴曲歌辭·風入松歌
- 高月當清冥,禪心正寂歷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豆盧次方
- 寥亮掩清笛,縈回凌細風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戛銅碗為龍吟歌
- 言如及清風,醒然開我懷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李中丞洪一首
- 如何共清景,異縣不同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中月夜寄無錫長官
- 開襟寄清景,遐想屬空門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豆盧居士春夜游東園見懷
- 長嘯凌清暉,襟情當雪滌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魏珪覲省
- 所期在清涼,坐起聞香風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買地詞
- 出家要清閑,清閑即為貴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曾讀上清經,知注長生籍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山中訪道者
- 垂緌飲清露,流響出疏桐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蟬
- 一身求清凈,百毳納袈裟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送僧
- 逶迤繞清洛,斷續下仙云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夜聞洛濱吹笙
- 理論知清越,生徒得李頻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
- 省署隨清品,漁舟爽素期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投時相十韻
- 渚遠江清碧簟紋,小桃花繞薛濤墳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蜀中三首
- 塞曲凄清楚水濱,聲聲吹出落梅春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江宿聞蘆管(商船小童善吹)
- 空自憶,清香未減,風流不在人知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漢宮春 梅
- 人強健,清尊素影,長愿相隨。 -- 出自宋·晁元禮·綠頭鴨 詠月
- 島嶼正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灑泉子
- 落影插清泚,綠蔭亦已稠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子修步屧相過屬疾不能倒屣戲贈
- 乘流覓清淺,濯纓助深喜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泛舟村落阻風不能少進而菱梢芡觜繚舷上下篙
- 夢連昌清唱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鳳皇枝令/鳳凰枝令
- 郡閣政清慵按吏,鄉園路近欲休官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偶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