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十分清瘦有誰知,一點相思無處著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玉樓春
- 雪梅清瘦,月桂圓冷,天街新霽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寶鼎現(xiàn)·雪梅清瘦
- 看取清溪三百曲,是回腸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愁倚闌/春光好
- 令歲清明逢上已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蝶戀花·二月東風(fēng)吹客袂
- 別為清尊眠錦瑟,怕被歌留愁住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賀新郎·綠障南城樹
- 前身清澹似梅妝,遙夜依微留月佳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玉樓春
- 柳戶清明,燕簾寒食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釵頭鳳/擷芳詞
- 況有清時,風(fēng)流故人,劇談?chuàng)]麈。 -- 出自宋·孫道絢·醉蓬萊·看鷗翻波濺
- 宮人清夜按瑤琴,不識明妃出塞心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可能清海岱,宗社再昌唐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賈魏公出師
- 杜陵清瘦不禁寒,白發(fā)蕭蕭強笑歡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九日次周義山
- 夜闌清磬罷,趺坐雪花繁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全太后為尼
- 一點清魂,半枝空色,芳意班班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玉嬋娟
- 侵戶清寒,捎池急雨,時聽飛過啼禽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小庭深
- 扇底清歌,還記得、樊姬嬌小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三姝媚
- 一闋清歌,唱徹瓊樓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點絳唇·透幕穿簾
- 似恁清寒更有無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玉奴招手
- 江梅清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減字木蘭花·江梅清遠
- 禁垣清切親曾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漁家傲·海岱惟青遺一老
- 絕唱清歌仍敏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漁家傲·海岱惟青遺一老
- 角簟清冰滑,紗廚薄霧涼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歌子·露竹舒新綠
- 一別清風(fēng)北牖,幾番明月西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江月·一別清風(fēng)北牖
- 一闋清歌聽解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南鄉(xiāng)子·風(fēng)急斷虹收
- 藍水清游,龍山勝集,恍然依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醉蓬萊·對黃蘆臥雨
- 簾幕清無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千秋歲·薰風(fēng)散霧
- 花氣清風(fēng)遠,槐陰白晝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逍遙堂二首
- 何日清游繼大蘇,扁舟東去泛西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四首
- 一枝清瘦早梅春,風(fēng)味高如郭泰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
- 天氣清和行色好,江南江北半桑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董令升舍人歸朋溪二首
- 勝集清游定何處,它年曲水記流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郊行和郭希魯二首
- 自是清陰能借潤,不應(yīng)積雨尚流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子梅題陳倅窗前新栽竹二首
- 江山清壯今猶昔,文謂丹青畫不成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(quán)宗丞十站
- 蕭然清映水邊枝,似向溫泉見玉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梅花和黃覺民四首
- 遐想清游意欲飛,巢湖西畔碧山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公塞驛
- 高吟清風(fēng)朝,長嘯明月夕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魯如晦喜雨
- 新詩清且麗,標致壓陰何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題黃州郡樓
- 顧從清凈求明了,應(yīng)喜晨齋學(xué)省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衣聰老五首
- 暫借清風(fēng)來一霎,欲披云錦見蜂房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荷花
- 是庵清而虛,底事名為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噔上人頤庵
- 法身清凈元無垢,何用臨流更濯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四祖山瀑泉亭
- 新詩清絕俗,想見胸中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前韻謝潘壽卿見和二首
- 又如清廟中,何圖見天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前韻謝潘壽卿見和二首
- 詩似清風(fēng)宜我慰,心如白水欲誰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何希淵韻
- 挽回清微風(fēng),筆有萬鈞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張詠老
- 西湖清麗春雨余,子今欲去其焉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神童胡元弼元英從其父胡庭俊歸秋浦
- 坐久清風(fēng)起何處,一盆昌歜映葵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華嚴院澤上人西韻用前韻
- 一溪清水浸余霞,風(fēng)里歸鴻字腳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竹城道中
- 院落清和晝漏長,曲欄高檻倚新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方正叔芍藥
- 十里清風(fēng)水拍天,老僧齋罷抱頭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書來上人房
- 平生清峭不近俗,雪山突兀江頭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老胡避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