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翠蛟亭前無六月,天為洗滌心清涼。 -- 出自宋·袁君儒·大滌洞天留題
- 字向紙上欲翻舞,句生妙處增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王使君惠詩酒韻
- 老去興懷空繾綣,詩來得句愛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野堂僧子惠韻
- 逸飲不成愁淡薄,苦吟終是喜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沿溪轉山入野亭小飲甚適
- 疇昔相從在帝關,更于歲晚接清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慮德華郎中將漕福建
- 小款話時殊淡薄,細論文處轉清幽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紹興府學齋宿
- 老去情懷更蕭瑟,懶從孤館覓清樽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清暉閣
- 好向長空施巨手,掃除氛翳見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郊外即事七首
- 斗大書齋以潔名,冰壺表里要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陸伯微三首
- 寧識吾心烈於火,得歸要下便清涼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卜道人二首
- 我公胸次秋水瑩,海內人人頌清節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蜀海棠
- 誰作機關巧且便,十尋繞指汲清泉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桔槔
- 肉食何人司重鼎,等閒揮麈事清譚。 -- 出自宋·袁玧·傷亂二首
- 鶴蓋陰陰覆苑墻,更添蒼雪助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射殿
- 處處芙蕖處處堂,閑行何地不清香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西湖夜景
- 九曲煙霞景若何,移舟曲曲泛清波。 -- 出自宋·詹師文·泛舟
- 石廩巖前擊小舟,娟娟明月照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詹羲·擊舟
- 應向蘭亭摛彩筆,曾教西子畫清蛾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寄毛都官
- 聞道銀符渡睦溪,桐山應為長清暉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寄新定蘇七太守
- 君解高吟我方飲,幾人能共此清歡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新安江舟中奉酬孫觀書記
- 夜宿禪關更蕭灑,一軒寒月照清池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宿普光寺
- 共惜流芳甚擲梭,初移夏琯已清和,百花飛盡酴醾發,留得春光數日多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曉漏初傳第一籌,碧霄零露滴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怪得題詩無俗語,十年肝鬲湛清輝。 -- 出自宋·張景脩·九月望夜與詩僧可久泛西湖
- 我來嶺下已七年,梅花日日斗清妍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十二月二十四夜賦梅花
- 已許江梅來結友,未容巖桂擅清名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柑花
- 豈但勞農勤稼穡,要知為郡足清閒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某還故里過括蒼謝景思少卿示及諸公和詩次韻
- 一望翠陰何爽快,暫來吾室變清涼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松棚
- 頂摩蒼天弄白日,方丈蓬萊思清矯。 -- 出自宋·張恪·安定山
- 今之視古皆一致,休哉千載懷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去惑·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
- 曾入蒼舒萬斛舟,至今鼻準蘸清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汝鍇·題象鼻巖
- 三匹衣魚聯貴仕,十洲軒冕接清塵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雍熙中植桐于蕭寺壬辰登科后告老來寺留題
- 元帥香燈持百載,又從樞府發清輝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送僧歸護國寺
- 白龍怒吼掛絕壁,蒼兕離立迎清波。 -- 出自宋·張嗣古·雪谷譚
- 袖惹天香隱故廬,一山猿鶴伴清虛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寄簡崇禧司徒高
- 玲瓏元不礙達觀,下視萬物俱清涼。 -- 出自宋·張孝伯·雪窗
- 風靜自林秋氣逼,滿天詩思動清商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詠案頭四后·球麝墨
- 歲晚馀寒知勁節,夢回佳興訝清剽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詠竹·雪
- 洗眼人多求圣水,醒心吾獨愛清音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重游大滌洞天
- 藜藿野心雖萬里,不無忠戀向清朝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別館中諸公
- 古洞春泉一脈遙,驟施雷雨過清宵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八景
- 借得許由當日耳,聽頻誰不為清心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八景
- 邑境人歌令尹賢,構亭裁址俯清漣。 -- 出自宋·章岷·如歸亭
- 三伏幾人逃畏暑,豈惟河朔有清尊。 -- 出自宋·章峴·留題伏波巖
- 九日登高眼界寬,羽衣云集盡清歡。 -- 出自宋·章至謙·九日和杜子美韻
- 圣水水深山亦深,寺前三十里清陰。 -- 出自宋·趙東閣·寄圣水照講師
- 落魄蕉衫戴道冠,菖蒲滿案浸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庚夫·隱逸
- 四面青峰環秀色,一灣綠水漾清波。 -- 出自宋·趙傑之·釣鼇亭
- 無奈故鄉心正切,末由此地結清緣。 -- 出自宋·趙立·丹爐藥臼
- 魚滿笭箵酒滿壺,渚鷗汀鶴伴清孤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漁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