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白舫青簾亂平渺,黃雞濁酒話清微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虞永康謝余過滄江
- 花里質朋皆臭味,夜涼風月更清酣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翌日約客有和者再用韻四首
- 羌江白云繞親合,北山夜雨鳴清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虞果州泛雪
- 益州刺史梁大夫,高冠長佩鳴清都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梁運判生日
- 南渡波流蕩潏中,紹興御史最清忠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魏茶馬生日
- 是時千山雪新霽,水面月出天清空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題金山
- 筠籃初開氣芬溢,稍覺四座浮清香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
- 座上群公皆俊秀,高談幽賞俱清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臨江仙·須信乾坤如逆旅
- 既覽物興懷,浮游塵外,嘯傲劇清思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摸魚兒·泛松江
- 昔年九溪十八澗,今度見之逾清真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再游九溪
- 一笑朔風寒掠面,緩吟疏影蘸清江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
- 最憶就林煨苦筍,六年輕失此清歡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春晚客中雜吟四絕句
- 不是窅窳分得種,人間那得許清得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桂花
- 破悶孤莫莫厭深,風箏時為送清音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馮潔已節夜見過二首
- 高皇中天定都邑,脫屣大位駐清蹕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步虛蕊珠七言
- 涪江釣叟卜君平,千載猶能想清塵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岷峨嘆
- 休遣北人輕辨認,杏繁較似乏清姿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紅梅
- 招得鴛班同勝賞,肯教牛鐸嗣清音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九月晦齋宿太一宮都監姚高士示劉長翁及沁仲
- 欲育蓼莪心楚愴,愧投木李句清新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揆初之日承父用晦以余前風登玉華樓玩月借宋
- 平安遙夜飛炬火,燕寢永書凝清香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東師楊尚書
- 千里因人作遠游,一番風景釀清秋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宿驛亭和前韻末句必可道
- 積雨釀成寒料峭,漫游稍覺意清真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正之二十八日忽小霽領數客過東湖若水有賦為
- 默坐自能醒渴夢,微吟時與和清音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避暑鏘璆亭
- 一曲步虛傳御制,綠間初奏玉清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炎暑今年特地奇,不妨湖上訪清漪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春波堂小飲懷棠湖舊隱三首
- 是歲七月,日維乙已,淮海堂下,清陰蔽芾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呂文靖亭候帖贊
- 原把一犁祝膏澤,康衢擊壤樂清時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
- 安得圩圖比安上,憂時如俠奏清朝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三塔渰圩下二首
- 誰能逆計要與咎,且原炎熱澆清涼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六月二日乙丑濫溪大雷雨
- 釀時不著一點灰,滿酌寒泉挹清泚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吳季謙侍郎送家釀香絕無灰得未曾有戲成報章
- 稼艷自同時節異,夫君於此見清高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小春六花·小桃
- 尹成都而琴鶴以行,宜字體之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趙清獻勤潔帖贊
- 諸謝風流應未遠,盧川今又種清規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寄題盧川容膝軒詩
- 千株萬株端明松,五月六月來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啄木鳥
- 憂國寸心同皎潔,詩肩如鷺更清臞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和黃遇卿二白韻
- 游子晚出公之鄉,兒時斂袵公清規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溫陵萬安橋謁忠惠蔡公祠堂留題
- 天矯長松千歲,上有冷然天籟,清響眇難收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水調歌頭·金篆鎖巖穴
- 松梢擎雪,竹枝漙露,炯炯照人清韻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鵲橋仙·松梢擎雪
- 欲雨涼生,初弦月在,畫戟香中清嘯。 -- 出自宋·張輯·綺羅香·欲雨涼生
- 記登臨、少年思豪,唾壺擊玉歌清壯。 -- 出自宋·蘇茂一·瑣窗寒·云浦蒼寒
- 坐使里閭消歡息,幻成境界得清涼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再和陳提舉喜雨
- 我忝金蘭三世契,頗堪溪滸憶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挽垓山陳宣義
- 夤緣仕版亦逢場,一鼎熱處元清涼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送文大監赴召
- 生意著人人莫知,但見綠草生清凄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夔州李約齋燈宵
- 世故波潤同起減,姓名千古要清寒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簡雪窗重寺丞
- 驚趣起少年治興,插花沽酒醉清明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清明湖上
- 燕子來時人卻別,梨花雖好負清明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春月送人
- 玉作精神雪作膚,雨中嬌韻越清癯。 -- 出自宋·趙福元·梨花
- 炯靈犀一點,蟾輝萬丈,長相射、清清地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水龍吟·誰家明鏡飛空
- 桂殿鳳笙,妙音何處,莼羹鱸膾,清興誰同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風流子·憶惜少年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