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白鷺洲前弄明月,黃鶴樓上迎清風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筇竹杖歌
- 古木千章環美蔭,危亭百尺枕清流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登榕溪閣
- 剩喜登山扶病足,不妨倚壁伴清眠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介卿送方竹杖以詩謝之
- 仙子去,眇云程,天風杳杳佩環清。 -- 出自宋·游九言·華陽洞辭
- 珍重此君為耐久,澹然相對只清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二十首
- 寄謝青山無偃蹇,好聽絕唱亂清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重送處州斯遠三首
- 我亦嗟渠苦孤瘦,渠應怪我底清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長田道中梅花
- 寸鐵不持難白戰,污渠何敢映清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進之雪中見過明日歸湘潭再用前韻二首
- 百鳥喧嘲工敗眠,靜聽黃鳥獨清圓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后晨起懷斯遠
- 寒食今年兩日晴,已焉疏雨洗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簡季純去非
- 見君新就之長篇,有如潢潦投清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斯遠折梅之作
- 定逢縞衣露皎潔,仍聽翠羽啁清圓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斯遠折梅之作
- 只道今年寒食晴,那知風雨在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清明懷成父
- 公乎比復何所作,想亦高吟動清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歸來后與斯遠倡酬詩卷寄辛卿
- 鴻漸烹煎應巧密,玉川才調本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和青田劉令同年見答寄茶之作
- 擬效聯詩家契闊,念將乘興體清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喜雪投王守
- 一見梅花醒病昏,重逢雙璧競清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留別叔驥和叔
- 為探梅魁策蹇驢,竹梢疏處見清癯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詠梅
- 朝晚安知歸禁近,千年常得侍清光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壽曾主管
- 瘴海驪龍供素沫,蠻村茉莉挹清滋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蘧老寄龍涎香
- 鍊盡剛成與物和,崢嶸夜氣合清磨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蔡學正
- 好是月明微露下,似晚涼、初向清泉浴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賀新郎·池管閑凝目
- 苦雨晴時春已盡,可憐新月掛清虛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
- 鶴立青松老令威,佳辰山水倍清輝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壽高內翰
- 幸自不知惆悵事,鳥啼花落是清明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寒食節有感
- 月中含月作懷抱,露表滴露生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訪建康留守
- 若為留得數玉樹,六月繞屋生清妍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觀雪行
- 莫道新來凋一萼,西園老柏更清癯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和西園胡季履見寄
- 九關通籍初,南來墜雙舄,片心清徹底,杯水餞泥軾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壽邕州趙守
- 終歲掩關非避俗,自緣多病愛清閒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再和雁湖十首
- 畫琳瑯兮黃金繩,帝監觀兮燕清寧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朝丹霞
- 天末虹蜺晚未收,龍池新雨漲清流。 -- 出自宋·徐沖淵·奉和御制秋懷詩二首
- 真華真詩元在眼,要須心地先清涼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于潛佳丞四明人同年友也方此掉鞅百未一見而
- 好是桑蓬浮喜氣,正栽桃李助清詩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慶劉教授
- 欲識魚梁試作看,輕拋野淥罩清寒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南坡口號十八首
- 似為東皇傳好語,故留勝賞到清明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南坡口號十八首
- 羔酒不妨敲竹韻,園林正好樂清時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林治中雪詩五首
- 小隊旌旗半道歸,松陰緩策攬清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虛齋勸農十詩
- 晚際一弓橐索月,暑中千斛糶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安晚軒竹
- 盤餐盡廢太瘦生,格遠調高自清苦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適得滷頗佳遣餉菊坡因記曾作蛤子詩有文身吳
- 半月泓澄鎖寒綠,氣象凄切涵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云洲老師
- 留伴陶泓共新浴,要令毛穎沃清香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蓮房洗硯
- 晚際一弓櫜素月,署中千斛糶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三友
- 游蓋飄云手遮日,未省有扇如清夫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碧扇行
- 世故波瀾同起滅,姓名千古要清寒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簡雪窗董寺丞
- 再見緇維訪漁父,卻無漁父聽清歌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水心先生惠雇瓜廬
- 弋水橋邊接長官,水晶山色讓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送蔣肖韓赴弋陽
- 問隱當時意已深,近來全廢是清吟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戲贈趙天樂
- 萬蕊金寒,三秋夢好,曾記餐英清詠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齊天樂·叢幽一笑東籬曉
- 長佩高冠人偉,組練錦袍官貴,清獻舊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有匪碧巖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