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誰識昂藏野鶴,肯受華軒羈縛,清唳白蘋洲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水調歌頭 仆以戊申之秋,始識吾季沾兄於燕
- 一甌月露心魂醒,更送清歌助清興。 -- 出自元·黨懷英·青玉案·紅莎綠蒻春風餅
- 忽見南山有真意,時聞好鳥流清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用蘇昌齡韻,賦李紫筼白云窗
- 吾肖齊,或云逃生朝矣,即席賦清平樂以壽之南陽昔歲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清平樂 大德改元之明年辰在戊戌春三月?
- 行期買花載酒,趁秋高、月明風清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聲聲慢 揚州箏工沈生彈虞學士深遠溪沙,求
- 風落梨花雪滿庭,今年又是一清明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事清明即
- 草行有時聞過虎,旦暮時復啼清猿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白鹿洞別諸生
- 君自蜀人揚馬后,同鄉奕葉播清風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按察李公誕子公蜀人先以中書舍人為御史
- 浮亭子夜月色古,一曲萬籟鳴清商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月夜聞李生彈箏歌
- 離懷黯未分明,只憶郎君一句清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和王百穀懷出妾
- 諸君異日但北首,看我歸騎凌清秋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經封丘記故尉高適詩有作
- 湖上西風吹綺羅,靚妝越女照清波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采蓮曲
- 幾向離筵搖落日,莫教長笛動清秋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柳
- 太平門外雖多景,莫妙梅花水清冷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雪中騎驢訪某道人于觀追憶曩日棲霞之約
- 巾羅欹斜烏帽落,醉眼況復知清渾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憶北山梨花(并序)
- 今年邂逅洞庭曲,細萼含愁照清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湘陰廟梨花(有序)
- 石勢渾如掠水飛,漁罾絕壁掛清暉。 -- 出自清·厲鶚·歸舟江行望燕子磯作
- 他日相思忘不得,平山堂下五清明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冶春
- 空碧無云露濕衣,群星光外涌清規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月
- 四軸騷詞書八行,捧吟肌骨遍清涼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
- 欲去更思過丈室,二年頻此揖清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將歸舊山留別錯公
- 爭學忘言住幽勝,吾師遺集盡清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匡阜諸公二首
- 七碗吃不得也,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詩酒近來狂不得,騎龍卻憶上清游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憶仙謠(第二舉)
- 莽莽空中稍稍燈,坐看迷濁變清澄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圣燈
- 瑞羽奇姿踉蹌形,稱為仙馭過清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答賈支使寄鶴
- 舉杯稱壽永相保,日夕歌鐘徹清昊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云中行
- 妙舞輕回拂長袖,高歌浩唱發清商。 -- 出自唐·吳少微·古意
- 終日閭閻逐群雞,喜逢野鶴臨清溪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泛舒城南溪,賦得沙鶴歌奉餞張侍御赴河南、
- 錦籜裁冠添散逸,玉芽修饌稱清虛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洗竹
- 羸童走馬喘不進,忽逢碧樹含清風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暑日題道邊樹
- 本是滄洲把釣人,無端三署接清塵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自諷
- 寄語江南徐孝克,一生長短托清塵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還俗尼(本是歌妓)
- 拜新月,拜月不勝情,庭前風露清,月臨人自老,望月更長生。 -- 出自唐·吉中孚妻·雜曲歌辭·拜新月
- 翠鳳有時翻瑞形,銀蟾通夕墮清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題道錄陳景元中太乙宮種玉軒
- 思婦有懷停別杵,征人無語對清觴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聞琵琶
- 是時雪后簾幕明,燈火冷落入清夜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
- 平日朝廷重老儒,何人奕葉在清途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禮部宋次道挽詞
- 金闕平明宿霧收,瑤池式宴俯清流。 -- 出自唐·蘇瑰·興慶池侍宴應制
- 叔夜彈琴歌白雪,孫登長嘯韻清風。 -- 出自唐·張昌宗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穿地鑿山開御路,鳴笳疊鼓泛清流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粵有賓兮時戾止,樵蘇不爨兮清談已,永歲終朝兮常若此。 -- 出自唐·盧鴻一·嵩山十志十首·樾館
-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,聳高格,清人心神,驚人魂魄。 -- 出自唐·任華·寄李白
- 回旆轉舟行數里,歌聲猶自逐清湘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寄別
- 湖水連天天連水,秋來分外澄清。 -- 出自宋·滕宗諒·臨江仙·湖水連天天連水
- 雨漲灘頭沙已空,一帆西上快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舟次壽州寄濠州江鈞少卿
- 萬仞峰前一水傍,晨光翠色助清涼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醉石
- 西都山水天下奇,神嵩景室環清伊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銅駝坊西福善宅,修竹萬個籠清漪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樓名多景可曠望,臺號風月延清暉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