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誰寄梅花置枕傍,前時復得枕清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有遺梅花枕前者因成
- 惟是年年寒食日,游人來與酹清尊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林和靖墓
- 客子開元書記后,故來澆酒些清魂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李謫仙墓
- 歷寂黃花老澗傍,不因風雨減清芳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澗傍菊花
- 多謝山家插楊柳,報儂今日是清明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清明日延平道上
- 群玉堂前春晝陰,主人領客步清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毅齋鄭祠書道山領客
- 竹影參差臨斷岸,花陰歷寂浸清流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聚景園口號二首
- 君家舊住橋子東,森森喬木含清風。 -- 出自·張衡·用廣陳君以畫徵題
- 指畫便分元化力,周回秀絕自清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鹽官王長官新創瑞隱亭
- 八詠遺風資逸興,二溪寒色助清威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婺州許錄事
- 正直早年聞苦節,從容此日見清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趙崇侍御(一作贈趙常六韻)
- 到頭還用真宰心,何如上下皆清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行路難·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
- 常憶雙溪八詠前,講詩論道接清賢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
- 鸚鵡才須歸紫禁,真珠履不稱清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鄭閣赴閩辟
- 但得忘筌心自樂,肯羨前賢釣清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漁家
- 豈知塞上望鄉人,日日雙眸滴清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四首
- 若個高情能似我,且應欹枕睡清晨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早起探春
- 側聽空堂聞靜響,似敲疏磬褭清音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地爐
- 美人夜坐月明里,含少商兮照清征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琴曲歌辭·風入松歌
- 乍向天臺宿華頂,秋宵一吟更清迥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戛銅碗為龍吟歌
- 汗漫東游黃鶴雛,縉云仙子住清都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謫仙吟贈趙道士
- 緱嶺獨能征妙曲,嬴臺相共吹清音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題笙
- 疊玉駢珪巧思長,露華煙魄讓清光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白角簟
- 西岳高僧名貫休,孤情峭拔凌清秋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貫休應夢羅漢畫歌(一作禪月大師歌)
- 仙漏遲遲出建章,宮簾不動透清光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蠟燭
- 風物有情應笑我,不攜歌酒只清談,。 -- 出自宋·韓縝·游賈氏南園
- 共約中秋來看月,一輪終不見清輝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中秋與柳贊善開宗贊善坦寇學士準宿宋拾遺白
- 奇篇更寫陟厘黃,逼人心地生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次韻黃子虛同飲葛次顏家釀玉友
- 蜂蕊分香,燕泥破潤,暫寒天氣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戀芳春慢·蜂蕊分香
- 遠地民淳無牒訴,縣齊終日好清談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陽朔縣
- 共憶東林社中客,滿池蓮葉吐清香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守邦道人寄編修諸學士之什
- 樓上康廬紫翠環,檻前湓浦轉清灣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履穿袍敝突不墨,辭幣與粟甘清貧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書節孝先生事實於先生詩編之后
- 憑軾幾州沾惠愛,歸裝一味是清貧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葉公義叟求宮祠歸吳下
- 嘆息前人布政優,手栽松竹助清幽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雙松堂
- 下得寒灘水漫流,山平水遠更清幽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下灘二絕句
- 門外一番雨馀,嫩綠緣枝,淺清清眼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惜馀春慢/選冠子
- 人遺奚奴傳吉語,天教詞客壽清樽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壽黃復庵
- 不是主人風度遠,客游那有許清歡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游葛氏山堂
- 更向吟邊策勛業,江湖近日欠清流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贈勉周濟川
- 禪心無累須眉長,坐回熱惱生清涼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衛卿叔自青旸寄詩一卷以飲酒果核殽味烹茶齋
- 寒崦人家碧豀尾,一樹江梅臥清泚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
- 韻高尚恨白難稱,歪風有君詩清且美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
- 一徑叉分,三亭鼎峙,小園別是清幽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滿庭芳·一徑叉分
- 談笑折沖無鼠輩,平生推轂盡清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方帥務德生朝三首
- 涼風愜人如故舊,客燕殘蟬度清晝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李元泰艷歌
- 無復睡魔能偃蹇,敢將詩律鬧清新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試院中蒙相君惠茶和錢教授韻
- 想南浦、潮生畫橈歸,正月曉風清,斷腸凝佇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洞仙歌令/洞仙歌
- 要知調鼎會有時,且占寒溪照清淺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和吳微明疏影橫斜水清淺七詠韻
- 且喜眼中無逐臭,自然心地發清香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已亥出南康宮伯稱以詩贈行次韻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