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待得蟠桃三熟,與群仙、會宴西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瑞靄非煙
- 搭手尋思,百年如夢,算來何不清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搭手尋思
- 他年歸去,強山陰處,一枕曉霞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寄與東君,徒教知人,別後歲寒清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臘殘春未
- 何遜揚州,拾遺東閣,一見便生清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霜凝雪沍
- 三俊才名,三儒文學,更有三君清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古今三絕
- 四海九州沾惠澤,狼煙影里弄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江南 金完顏亮求仙,依托乩仙詞,見輿地
- 一味真慵為伴侶,養(yǎng)浩然、歲寒清節(jié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愁可解·返照人間
- 林下材華雖可尚,筆端人物更清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童氏畫
- 風雷喧豗撼坤軸,飛電交橫印清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書西湖雷峰云講主草書
- 四坐稽顙嘆辯敏,文字響亮如清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維陽許待制
- 紫袍寶帶照屋屋,飲水啜茗當清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高車再過謝永叔內翰
- 冠服難知歲月遠,但見儀衛(wèi)森清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何君寶畫
- 我為病衰方止酒,愿攜茶具作清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吳正仲聞重梅已開見招
- 月落西樓露氣寒,大明將謁望清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
- 藝奇體妙按者誰,金貂大尹宴清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柘枝歌
- 先時二日車駕幸,為民祈福輸清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六日會靈火
- 聲拂琴床生雅趣,影侵棋局助清歡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官舍竹
- 戾氣中人為疾病,和氣養(yǎng)物號清微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年老逢春雨乍晴,雨晴況復近清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便把樽罍通意思,須防風雨害清和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年老逢春十三首
- 老去無成鬢已斑,縱心年歲合清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老去吟
- 六老相陪卿與郎,閑曹饒卻不清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水際竹邊閑適處,更無塵事只清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將養(yǎng)精神便靜坐,調停意思喜清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又旋風吟二首
- 樂國久容人避乖,非窩何以狀清懷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簡謝尹處初先生
- 已約月陂尋白石,更期金谷弄清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王規(guī)甫司勛見贈
- 唯有前{左土右犀}好風月,清光依舊屬閑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十九日歸洛城路游龍門
- 滿目荷花千萬頃,紅碧相雜敷清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璟·游后湖賞蓮花
- 風雨關河浩蕩愁,騷人憭栗對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王正甫馬陵感事
- 虎頭未用沈滄江,龍尾先看掛清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坡先生移守廣陵以詩往迎先生以淮南旱書中
- 春呼群艷與偕藏,殘英風勸作清狂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晚春二首一
- 聊浮游以相羊兮,初怫郁而中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遐觀棲辭
- 他日江湖空白首,只今關隴有清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毅父提刑將至蒲見寄
- 不知幾喚樊口渡,五見新歷頒清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蘇公翰林贈同職鄧溫伯懷舊作
- 豁然天外見白日,為君掛席凌清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淮壖
- 遂使山川有遺恨,卻看孫子步清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婺州歐卿德孺
- 昨宵風雨送秋來,雨罷月林散清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簡韓仲朋
- 六月炎方了無暑,誰知世上有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卓錫泉復出
- 沙合南臺會有期,沙邊筑屋俯清漪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題水云亭劉升道福唐所居
- 豈為炎荒多熱惱,故教灌頂作清涼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
- 天上云為瑞,人間睡作魔,疏簾清簟汗成河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南柯子/南歌子
- 月落霜嚴自靚妝,北風工為發(fā)清香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梅花七絕
- 江上雙峰一草堂,門閑心靜自清涼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夏日
- 平湖遠嶺開精神,斗覺文字生清新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題明發(fā)高軒過圖
- 烏丸雞距寫玉葉,郤怪寒花未清絕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蠟梅
- 句中有眼黃別駕,洗滌煩熱生清涼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答魏衍黃預勉余作詩
- 固有江東兼渭北,其如明月與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章氏兄弟兼寄金山寧禪師
- 尚有風流羊叔子,稍經(jīng)湔洗與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桓山
- 疾置送詩驚老丑,坐曹得句自清新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杜擇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