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道人澹咽得吾味,久馭清風騎紫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豫章上游生米市前江中洲上至德觀側柏樹甚老
- 圣主萬年歌不足,黃河清了鳳翩躚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六十一自壽
- 道人本自畏炎炎,一榻清風卷晝簾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午睡起
- 忽聽樓頭鐘磬發,一聲清韻滿霜天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身似寒空掛明月,唯余清影落江湖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不須嚴尉候,于廊海彌清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
- 寶運開皇極,天臨映太清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紫極舞
- 圣德期昌運,雍熙萬宇清。 -- 出自隋··舞曲歌辭·凱樂歌辭·應圣期
- 四海皇風被,千年德水清。 -- 出自隋··舞曲歌辭·凱樂歌辭·賀圣歡
- 月斜東壁影虛龕,枕簟清秋夢正酣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安慶客舍
- 武夷三十六雄峰,九曲清溪境不同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南游吟草
- 霧山環合自云川,戶有清溪種玉田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邛州青霞嶂
- 每嫌俗物薰心醉,長愿清馨滿世留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和靖八梅
- 一年佳處早梅時,鉤引清風巧釣詩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林和靖先生梅韻
- 如今卻怕風波惡,莫畫清江畫醉鄉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張慶符題余作清江引圖
- 幾縷碧煙迷杏眼,半篙清漲減蒲芽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金陵書事
- 金明妙高驚地勝,木犀清遠送天香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與正覺長老同游蔣山
- 他日采英林下酌,誰向清霜望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送菊
- 越嶂繞層城,登臨萬象清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登越州城
- 氣染荀香馥,光含樂鏡清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奉和李右相中書壁畫山水
- 絲管荷風入,簾帷竹氣清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同邢判官尋龍湍觀歸湖中
- 愁懷逢暮慘,詩意入秋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步至東皋
- 山隨粉堞連云起,江引清淮與海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寄題安慶城樓
- 囑夫棄妾當奉親,獨赴清流不愛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節婦吟
- 人無賢愚競玩賞,況我清景性所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
- 非將茗霅水,誰比使君清?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董湖州
- 山水匝秋城,君行思已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孫主簿之德清孫善琴
- 飛瓊何事堅辭飲,應恐清都誤早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醉仙圖
- 鑾輿因戀湖山好,樓閣清陰勝蓬島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趙希遠畫宋杭京萬松金闕圖
- 舊宅人已改,荒池泉尚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聞之離抱頓舒豁,如吸清露醒朝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新鄭(即余堯臣也。可補余傳之闕)
- 十年勝賞難再得,恍若清夢一斷無由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
- 氛濁暑伏嘆,夜久神宇清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夜坐
- 揚雄奇字情宜密,張令清談分自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郭帥和楊使者張茶馬溪莊詩
- 徒憐宋玉無秋思,既識清高又可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謝任伯察院
- 中興功業在清凈,王謝清談未易忘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大風絕句二首
- 故知江海夢,常共月華清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新作竹軒
- 悠悠客子京華遠,只把清秋淚濯纓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寄侍講呂原明七丈
- 嘉陵江聲不到耳,嘉州清音得之子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數蒙楊澤民秀才惠佳篇謝以長句
- 顧豈不知金幣饒,家有清風誓不頗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杜通直乞罷無極南歸
- 昔賢墨妙誰識之,一日清風千嶂破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周秀實知新昌
- 燈邊赤軸得居士,窗下清談見布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武泰節使歸金陵
- 夢魂恨著後庭樹,詩句清余雙井茶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徐師川寄江茶四小瓶
- 曾憐濁俗排閶闔,蹔屈清江縱羽鱗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送先之
- 蕭史高樓幸登眺,但慚清唱手空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九日陪韓三十六丈大夫集李德充家再蒙賦詩相
- 思歸未得恨深年,時節清明最可憐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聞四明人不喜秋千因作
- 玉鸞素面如相語,人間清興今如何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雪中懷水云館
- 江北江南疊鼓催,清香清淚各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知宗節使臨渡江至金陵送蠟梅來
- 青山綠水何人管,明月清風要我來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題東觀壁
- 寂寞一悵望,秋風山景清。 -- 出自唐·暢當·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