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深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世緣不到山深處,只恐深山起世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春日山行二首
- 濃云明白鳥,深草暗烏犍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昭化
- 嵚危幾岣嶁,深蔚似瑯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州山僧房
- 靜晝青竹筍,深春黃栗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鍾惠叔轉(zhuǎn)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
- 亭午樹陰圓,深冬泉響細(xì)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訪天臺菴
- 落日涵紫翠,深春變顏色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碧峰亭
- 卻羨幽人在深僻,斷無來客扣禪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十五日游龍華凈明兩院值雨
- 沿名與字發(fā)深旨,宸毫灑落奎鉤文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御筆賜字詩
- 卻是雙紅有深意,故留春色綴人思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華嚴(yán)院西軒見芍藥兩枝追想吉祥賞花慨然有感
- 誰識高僧最深意,慈航長護(hù)過江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金山寺
- 連環(huán)寶瑟深深愿,結(jié)盡一生愁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人月圓·連環(huán)寶瑟深深愿
- 春歸門巷靜深深,老去無情不強(qiáng)吟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春日雜興二首
- 短籬紅槿樹,深徑碧苔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古廟
- 寂寞梁朝寺,深廓十?dāng)?shù)閒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烏鎮(zhèn)普靜寺寺沈休文故居也
- 傷懷驚涼風(fēng),深宮鳴蟋蟀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令德本同人,深心重知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折節(jié)下謀士,深心論客卿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鼓吹李丞,時(shí)信安王北伐,李公王之所器者
- 靈階曝仙書,深室煉金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終南幽居獻(xiàn)蘇侍郎三首時(shí)拜太祝未上
- 淺渚荇花繁,深潭菱葉疏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采蓮詞
- 希聲盡眾人,深識唯知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袁三拾遺謫作
- 淺渚荷花繁,深塘菱葉疏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相和歌辭·采蓮曲
- 暑天移榻就深竹,月夜乘舟歸淺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湖北有茅齋湖西有松島輕棹往返頗諧素心因成
- 醉吟雪月思深苦,思苦神勞華發(fā)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桃花塢周處士壁
- 舍人不會人深意,訝道泉臺不去隨。 -- 出自唐·關(guān)盼盼·和白公詩
- 白衣居士深深說,青眼胡僧遠(yuǎn)遠(yuǎn)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修補(bǔ)烏皮幾,深藏子敬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韋相公見示閑臥
- 唯我流陽叟,深云領(lǐng)毳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石霜
- 寥寥雙耳更深后,如在緱山明月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風(fēng)琴
- 萬境心都泯,深冬日亦長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景和尚院
- 曾聞古德有深言,由來大士皆如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施萬病丸
- 常憶清泠子,深云種早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清泠山道人
- 靜室焚檀印,深爐燒鐵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桐江閑居作十二首
- 久別稀相見,深山道益孤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廬山尋靈紀(jì)不遇
- 始皇不得此深旨,遠(yuǎn)遣徐福生憂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了仙謠
- 想入紅霞路深邃,孤峰縱嘯仙飆起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送君丁寧有深旨,好尋佛窟游銀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古木苔封菌,深崖乳雜泉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武夷山禪師
- 已有天臺約,深秋必共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游天臺
- 陰騭那虛擲,深山近始安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赤松舒道士下世(東陽未亂前相別)
- 早于喧雜是深讎,猶恐行藏墜俗流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游江南水陸院
- 迨此一登覽,深情見新詩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遙酬袁使君高春暮行縣,過報(bào)德寺見懷
- 曠達(dá)機(jī)何有,深沈器莫量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
- 驛吏滿江城,深仁見此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烏程李明府得陟狀赴京
- 鶴板求儒術(shù),深居意若何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裴秀才往會稽山讀書
- 謏才豈足稱,深仁顧何偏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送袁高使君詔征赴行在,效曹劉體
- 高松殘子落,深井凍痕生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冬夕寄青龍寺源公
- 展禽恒獨(dú)處,深巷生禾黍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暮水綠楊愁,深窗落花思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感春
- 書空閑度日,深擁破貂裘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旅泊
- 結(jié)茅更莫期深隱,聲價(jià)如今滿日邊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山陽貽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