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9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艱難得銅虎,洗眼長淮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表弟程之邵奉議知泗州
- 把麾持節(jié)處,桃李滿淮壖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上喬右司
- 因思古豪杰,韓信在淮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聞邊事
- 生長此方真樂土,江淮百姓政流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久客還鄉(xiāng)
- 人物漸分南北早,江淮不改古今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過揚州
- 斜陽巷陌燕子飛,秦淮西下長江去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歐陽彥珍歸杭
- 緬懷秣陵游,曾綴秦淮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曉登柏子岡回望金陵懷寄鍾山泉禪師
- 舊國秋高鴻雁過,長淮水落白魚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寶寇元弼
- 狂胡昔憑凌,闊步長淮外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歷陽十詠之四遏胡城
- 莫怪山前深復(fù)淺,清淮一日兩回潮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送別
- 郁郁蒲茸染水田,渡淮閒寄賈人船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慈師北游
- 挺生如玉樹,不竭似淮源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王殿丞西京簽判
- 盡帶江南春色、過長淮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定西番·年少登瀛詞客
- 一自中原萬馬奔,江淮今有幾州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謙上人秋興(六首)
- 晚泊投楚鄉(xiāng),明月清淮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初宿淮口
- 天地寥寥同一色,秦淮楚江無限極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旅館雪晴,又睹新月,眾興所感,因成雜言
- 佇見征潁川,無為薄淮陽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,累惠良藥,詠嘆仰佩,
- 白云當(dāng)海斷,青草隔淮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新城戴叔倫明府
- 五更離浦棹,一夜隔淮砧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宿淮陰水館
- 苦寒非塞外,霜落夜淮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上雜詩六首
- 二人相議評,最重李淮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二客論呈李君錫學(xué)士
- 山城本寂寞,物色同淮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方在許昌幕內(nèi)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
- 煌煌出仕途,皎皎如淮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歸余杭逋之侄孫
- 清軒開曉幔,歷歷見淮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望僊亭
- 寧同江令宅,寂寞向淮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侍郎中隱堂
- 古堞秋耕拾銅鏃,長淮瀑雨入壕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石昌言學(xué)士
- 今予謫滁上,語別清淮濱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林介
- 今年四十二,典郡清淮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劉職方
- 瓊花芍藥豈易逢,如淮之酒良不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坡先生移守廣陵以詩往迎先生以淮南旱書中
- 上連三蜀重,旁挾兩淮趨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家在中原歸未得,江淮斷道無行舟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寄答晁無咎
- 今年夏旱秋水生,江淮轉(zhuǎn)粟千里行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追呼行
- 畫舫春燈桃葉渡,秦淮舊事難論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臨江仙·畫舫春燈桃葉渡
- 葦蕭中辟戶,相映綠淮流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寄淮上柳十三
- 盲風(fēng)不我愛,吹墮清淮湄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古意
- 二山皆在眼,未忍去淮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閏九月晦日登舟二首
- 南風(fēng)今日好,歸棹上淮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同張子春淮上作
- 病身非汲黯,安敢薄淮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晚發(fā)
- 去年主人斥,負謗為淮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正言田學(xué)士況書言上庠祭酒聽北軒予所種竹滋
- 地形侵楚庳,渠尾入淮長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霜宇
- 一行為吏日,千里背淮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孫景赴懷寧尉
- 塵緇去郡客,木落渡淮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炳宗巢簿
- 璧月瓊枝不復(fù)論,秦淮半已掠荒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懷金陵三首
- 沃野接神畿,荒溝漕淮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李端叔二首
- 誰謂勝癡端坐狂,清淮之陰一草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奉酬無咎兼呈慎思天啟
- 風(fēng)威變奸傲,應(yīng)若度淮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錢大尹公庭種菊
- 星低春野路,月淡夜淮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淮上夜風(fēng)
- 兩袖全匹帛,望知江淮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嘲南商
- 自嗟為客久,羇旅過淮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二月三日艤舟徐城戲呈戚郎
- 空林號風(fēng)冰斷枝,長淮無人冰照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寒行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