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淮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長江四月南風起,武昌魚飲秦淮水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送翁賓暘荊湖
- 荷葉龜游,庭皋鶴舞,應是秋滿淮涯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遜·晝錦堂·荷葉龜游
- 曾向春秋識此州,西風吹袂過淮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乙未渡淮點軍登壽春南樓
- 坐根石兮定吳都,懷仲父兮秦淮隅。 -- 出自宋·馬光祖·迎享送神
- 上流夜夜雨如箭,下流砲火驚淮甸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塞下行贈韋士潁歸鄂渚上江陵謁閫相
- 西湖每遇蘇雪堂,妙句尚憶秦淮海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楊監簿新癖小西湖韻
- 待謝卻梅花,東風為我,吹夢過淮浦。 -- 出自宋·譚宣子·摸魚兒·掩朱弦
- 幕府來迎晁別駕,油幢曾識李淮南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餞吉甫弟之維揚別駕
- 遍走江湖諳客況,快吟風雪過淮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送越人姚日章游淮
- 安得一緘飛海嶠,與兄聯轡上淮淝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王清之
- 千丈木蘭從夢見,一瓢菖歜在淮香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歜節南司洲驛
- 白首學從無季子,青山招隱有淮南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送周叔恭遠游
- 松菊寒香三徑晚,桑榆煙景兩淮秋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沈存尚林亭夜宴
- 眾口聲光夸漢將,筑頭勛業佐淮王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句
- 一握寒天古木深,路人猶說漢淮陰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題孤云絕頂淮陰祠
- 側聞汴破濟欲下,百姓亦望臨淮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陪杭右丞程禮部以文宇文憲僉子貞魯縣丞道
- 淮海風高急鼓鼙,潁州烽火照淮西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于子實辟淮閫掾
- 馬上短衣多楚客,城中高髻半淮人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秋思(三首)
- 忍死初心終不負,原驅風鶴捷淮淝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王清之
- 櫧葉陰深杜宇啼,遠游還欲過淮西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送謝耕道謁趙史君
- 燈前春雨同揮翰,南風吹船著淮岸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寄趙鄂州
- 萬井春回和氣滿,皇華玉節到淮東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
- 柳外晴過休汝騎,門前春系下淮舟。 -- 出自明·王世懋·助甫中丞為樓汝水之上顏曰綠波賦寄一首
- 朝回道過鄉山口,春風又發秦淮柳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送張少府朝覲
- 煙蕪漲綠知何地,白鳥雙雙沒淮樹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江山萬里圖
- 當初亂離誰料此,南北中分指淮水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
- 惆悵春風倦游夢,木蘭亭上望淮南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夢中作
- 相趁縮砂紅豆客,霜風九月上淮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聽航船歌十首
- 萬卷蕓香擁燕居,客來談論洶淮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李景安提學同過伯幾
- 歲晚江湖尚此行,從今一缽老淮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高險崖一直翁二上人還揚州
- 陸平原家養黃耳,系書不隔江淮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義犬行
- 前年一戰靖江滸,今年再戰開淮甸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趙丞相黃岡獨往亭
- 歲時冠蓋如浮云,擊鐘鼎食江淮聞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東陽山人僻居
- 忽思重看舊寰宇,驂鸞直下江淮濱。 -- 出自宋·李芬·送吳將軍元瑜
- 天理冥冥誰可度,但傷零落掩淮沙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哀秦金部
- 昔人何人占弋山,波光嵐翠照淮灣。 -- 出自宋·柳伯達·題濮公仙洞
- 老眼生疏堪自笑,浪驚風物向淮天。 -- 出自宋·沈大椿·自維揚回儀真
- 第一山東逐虜鞍,平淮命作守淮官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次徐相公韻十首·魏勝
- 此日風聲動湓浦,早年名譽浹淮鄰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丁郎中守江州
- 舟渡金山過廣陵,灣頭略可計淮程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求·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韻
- 灌園保必學於陵,吾事胸中有淮程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
- 安得惠風和暢景,與君方櫂看淮南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上巳日雁叉阻風呈宋彥起一首
- 我年二十始冠弁,一門嬰禍奔淮隅,辛勤往來向萬里,壯志滅沒忘前圖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曹嘉父
- 增秩賜金古亦有,且留使君與淮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謝淮南徐巨源寄酒
- 山下雖無歸寺路,門前卻有過淮船。 -- 出自宋·翁逢龍·金山寺
- 汲黯固知當大用,得君徒欲重淮陽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
- 未促相如歸蜀道,翻令汲黯去淮陽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送真泉州
- 庭前再拜為爾說,我家舊住長淮北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烏夜啼·石頭城上烏
- 安得漢庭長孺輩,令渠一臥治淮陽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淮陽歸興四首
- 書劍舊參橫海幕,鐃歌新詠渡淮師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讀金元諸公遺集各賦一章凡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