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有此山林勝,如何在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雁山總題此山本朝方顯
- 醉臥長安市,思?xì)w東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都中書懷二首
- 水細(xì)通巖竇,亭高壓海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應(yīng)笑垂綸叟,愁吟對海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趙茂實(shí)大著二首
- 我翁本詩仙,游戲滄海上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求先人墨跡呈表兄黃季文
- 我生無所解,肥遁滄海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和高常簿暮春
- 特將此酒噀為霖,四海九州同一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京口喜雨樓落成呈史固叔侍郎
- 穿行過花所,尋梅見海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靜寄孟運(yùn)管招客皆藏春侍郎故人因與花翁孫季
- 細(xì)讀南豐記,頻開北海樽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擬峴臺杜子野主簿寓居
- 西澗一泓水,行通滄海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王深道奏名而歸
- 幾個下番客,經(jīng)年渡海船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廣州所見
- 白發(fā)亂紛紛,鄉(xiāng)心逐海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別邵武諸故人
- 云合陰山黑,天垂瀚海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一
- 朝行汧隴間,暮止滄海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七
- 關(guān)山夜靜笳聲慘,淮海秋高雁影沈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三
- 五更空自聽雞舞,四海有誰持犗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六
- 適興須村釀,忘機(jī)狎海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客邊 其四
- 澤我枯槁蘇,坐令四海常晏如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望雨
- 關(guān)南關(guān)北草色新,四海貢賦來相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盤車圖
- 流沙渡頭聽鼉鼓,滄海桑田事非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溫日觀蒲萄
- 中原正想劉安世,南海空思馬伏波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悼達(dá)兼善平章
- 十二樓前問鸚鵡,滄海桑田瞇塵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水仙圖
- 憑高無以辨青紅,四海九州同一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中次韻答劉提舉
- 相逢休說凄涼事,湖海諸郎□未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濟(jì)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況 其三
- 云冷東山屐,塵埋北海碑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憶王子正
- 宿草敢祧劉禮部,東海絕學(xué)在毘陵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59
- 振顯屬他年,盤飧羅海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周元翁十首之
- 寒洛未澌結(jié),東趨江海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畿舟居阻雪懷寄二三知舊三首之二
- 遙輸此興二公子,漲海未應(yīng)沈一萍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李趙二友生
- 吾聞自古咸秦稱陸海,六印可求田莫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武庠歸隱終南
- 霜野明練甲,云陰垂海鵬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飛鴻亭
- 何暇遠(yuǎn)登覽,但哦鯨海篇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栗亭縣名嘉亭
- 吾方扣其舷,聊賡小海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金山游
- 朝見膚寸合,暮為四海霖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開元寺棲云庵
- 洛陽新月動秋砧,瀚海沙場天半陰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寄嚴(yán)八判官
- 蛟龍岌起抱巒岡,江海橫奔控阡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詠雪
- 遠(yuǎn)挹蜀浪來,旁臨滄海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金山寺作
- 又若澗與溪,敢比滄海流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一晝千萬思
- 少陵騷雅今誰和,東海風(fēng)流世謾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鵲山亭
- 欲求天下友,試為滄海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欲求天下友
- 重此臺省秀,駕言江海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韓玉汝
- 飄零到此,天涯倦客,海上蒼顏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朝中措·當(dāng)年彈鋏五陵間
- 墨云隙處天澄水,蒼海空中日曜陽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諭臨蒸縣官
- 鞠躬稽首參天處,四海謳歌賀太平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大祀
- 風(fēng)云變態(tài),花草精神;海之波瀾,山之嶙峋;俱似大道,妙契同塵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何時得接浮丘袂,滄海橫飛萬余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
- 煥爛三臺正,沖融四海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司徒工開府韓國富公挽辭四首
- 大宛汗血古共知,青海龍種骨更奇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天馬歌
- 樂飲陶江月,清歌遏海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詠史三
- 不識市朝客,何如江海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東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