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等是耕王土,誰令住海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風亙古所無二首
- 去年七月朔風潮,倒海排山蜃鱷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丘正之海鹽州教授二首
- 六旬老境三椽屋,四海虛名萬首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郡送桃符戲書
- 一江一日殞千艘,四海五湖可隃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估客樂
- 兩朝綸綍傾前古,四海紳緌立下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集賢閻子靜學士
- 隔江煙樹窗中細,過海風檣檻外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題槃隱高士王子由書齋
- 往正三山學,看馳四海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福州謝學正無疑歸南劍州
- 藉甚西湖客,慚無北海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寓樓小飲
- 衣冠奇古舊儒風,湖海襟期臭味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余知郡和予識山會飲韻
- 吾友汪定翁,積世家海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汪稱隱海陽船亭
- 海寧亦海陽,難考山海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汪稱隱海陽船亭
- 只應骨朽心猶在,倒海難湔萬古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俳體戲書二首
- 人人一朵牡丹春,四海太平呼萬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二十九夜二更杭火焚花巷壽安坊至四月一
- 西極夕陽外,東窮滄海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飲白云李居
- 星辰歲久常差度,江海潮生會倒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太公孔子
- 恍惚他鄉內陸似人,海棠不株困荊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東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詩后趙子昂畫像并
- □□七十六年春,湖海飄零一病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生日后三朝又書
- 晝夜雨滂沱,平疇變海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晝夜水漲寇阻無人入城
- 太平之世與同符,四海朝車同軌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家慶圖
- 乾坤佛法元來盛,湖海詩僧到處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走筆送吳僧慶間游明越
- 壁彼漳江流,洋洋滄海通。 -- 出自宋·方來·碧玉千峰
- 鶴林月浪秋常浸,龍海波濤夜忽驚。 -- 出自宋·房芝蘭·題梵天寺泉
- 囊括十洲香,名翼四海馳。 -- 出自宋·孚禪師·箴仲殊
- 南宮三日仕非輕,湖海歸來一草亭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千秋從昔慶嘉名,四海而今加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天寧節馬前口號
- 疏廣還家勇,羲之入海遙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天臺侍郎黃公神道碑
- 南交黠寇謀斡腹,東海逆雛方聚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庸齋赴召
- 一陽剝盡群陰長,四海八荒俱痛癢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劉養源見寄
- 彤庭策獻三千字,鵬海風摶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高選·題家信后
- 力深一代源,聲匝四海流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余直卿廷對
- 樓觀倚云端,煙收陸海寬。 -- 出自宋·葛逸·虎丘呈元機上人
- 攀蘿訪山扉,極目窮海表。 -- 出自宋·龔日章·次林千之贈水簾洞黃秀才韻
- 日未出扶桑,云猶屯海岳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芋洋嶺背聞雨聲滿山細聽林上槁葉風過之相戛
- 潔志澄高塔,西南對海城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游天通真身塔
- 梅雨侵窗冷,天風入海清。 -- 出自宋·古成之·游天通真身塔
- 同庚同志又同師,湖海無人是舊知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八十僧寶月溪
- 枕發中郎秘,尊余北海酲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林庇民保留宿夜話
- 絕頂龍君宅,深疑與海連。 -- 出自宋·郭君舉·龍湫
- 幽意曠何許,光名東海傍。 -- 出自宋·郭仁·薇山書室為朱惟節賦
- 屈指秋期近,清涼四海同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苦熱三首
- 燕坐能事畢矣,行遍海角天涯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
- 我傷天缺無人補,四海嬰兒失其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感時一首再用前韻呈元詔久善文彧
- 大火西流金用事,四海八荒蟠殺氣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靜為韻分得避字
- 傳翁遺墨剩咨嗟,四海當年尚一家。 -- 出自宋·何麟·外大父丞相初登科為雒縣主簿經攝{左土右白}
- 傳翁遺墨剩咨嗟,四海當年尚一家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外大父丞相初登科為雒縣主簿經攝垍窯鎮稅官
- 九重偶眩誣賢舌,四海皆知疾惡腸。 -- 出自宋·胡大用·題榕陰圖
- 沄沄三千丈,瀁瀁四海布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水心亭
- 同舟已自訣,立葬東海鯨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浙江舟行遇風
- 一為鮫人采,夜半泣海若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擬古
- 豪氣消磨盡,攜書客海濱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偶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