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聲滿對松縣,功成浮海船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送介翁兄自揚州還南城
- 且說西湖事,未言東海枯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暮秋雜興七首
- 自鄰歲月晚,復(fù)覺湖海隘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有感
- 故人青云端,或在江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贈蘭坡星翁
- 偶動乘桴興,孤筇立海頭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避寇海濱
- 城頭遙望累累冢,遼海荒寒鶴未還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立秋日作
- 山林貞白三層迥,湖海元龍百尺高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王監(jiān)簿南墅新樓落成
- 老淚遺陵木,鄉(xiāng)山出海云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越中送徐君寅歸閩
- 世路劍關(guān)險,侯門滄海深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寫懷
- 眼中不見賈侍中,小海歌闌風(fēng)雨作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贈四明袁生廷玉(儒而善相)
- 此意許誰會,思君滄海深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次李景山韻
- 秋鴻社燕炎涼勢,滄海桑田夢覺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再答諸丈見和二首
- 曾似元龍意氣豪,湖海偃臥百尺高。 -- 出自宋·敖邁·臨溪樓
- 我生之初遇神祖,四海蒼生守環(huán)堵。 -- 出自清·余懷·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
- 一生負(fù)氣成今日,四海無人對夕陽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憶故居
- 新祠故宅總傷情,滄海能來奠一觥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甲戌人日謁杜工部祠
- 故園臺榭胡塵黯,環(huán)海魚龍夜氣腥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早寒
- 一春黯黯長逢雨,四海茫茫久罷琴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病懷
- 莊嚴(yán)末劫剩三災(zāi),倒海移山作舞回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見風(fēng)飄墜葉偶題
- 搖尾爭光華,豈知滄海深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閣下觀竹筍圖
- 盛德千齡會,坤成四海觀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坤成節(jié)南宮賜宴
- 宗愨萬里意,謝安江海情,子何獨惴惴,不慕天地鵬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雁翅夾作
- 顧我縻一官,未即江海去,裳衣裹窮猿,系以三尺組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再用韻和子瞻
- 明月來時遠(yuǎn),騰騰碧海東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留題毛成叔待月軒
- 云雷相會還成雨,江海交流獨艤船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系舟長蘆作
- 自鄰初預(yù)稱觴樂,江海飄萍已半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與龍節(jié)上壽
- 荒階蟋蟀動相感,大海虬龍方退潛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秋夕感懷
- 準(zhǔn)天地而言,人眇塵海之一埃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憫日歌(弘治丙辰,七十歲作)
- 丘墟寂寂臨川上,桑海茫茫感蛻余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過席心齋道士墓
- 三巴未布平戎檄,四海空聞獻(xiàn)瑞書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除夕次高屋山
- 已道還江縣,猶然滯海門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得元乘書
- 自失中原路,夷猶瘴海邊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病中答曹有卿參政
- 高山石老聲傳谷,滄海云流波滿灣。 -- 出自·唐弢·黃山道中
- 高樓西北騰奇氣,大海東南露國徽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(diào)元·壬子感事四章
- 憂時已憤同孤注,浮海何當(dāng)借一槎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(diào)元·秋興,四疊前韻
- 端居悶悶繁憂集,塵海茫茫百念差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(diào)元·粵東感賦
- 分波終仗靈犀力,填海猶存精衛(wèi)心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(diào)元·秋興,用草堂韻
- 惟見沙浩浩,群山向海趨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感懷詩五首
- 別路分沙堰,行衣受海霜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梅江送林中洲歸
- 弟就遼東道,兄航燕海邊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述哀
- 本有沖天志,飄搖湖海間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詠鶴
- 徒步歷州郡,窮途泣海隅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遠(yuǎn)游
- 縱馬蹙重山,舟橫滄海,戮虎誅鯨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木蘭花慢·乾坤秋更老
- 駕萬里長風(fēng),高掀北海,直入南溟。 -- 出自元·張弘范·木蘭花慢 征南
- 誰紹三王治,徒傾四海心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
- 圣子承皇業(yè),能舒四海哀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
- 廷臣往往多鉗口,四海禎祥無不有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徽宗花鳥圖
- 寒輝素彩相蕩摩,碧海瓊臺迭蕭爽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題南屏對雪圖
- 君戰(zhàn)蛟川北,我戰(zhàn)東海東。 -- 出自明·俞大猷·短歌行贈武河湯將軍擢鎮(zhèn)狼山
- 捷書馳報承明主,滄海而今波不澌。 -- 出自明·俞大猷·與尹推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