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高通荊門路,闊會滄海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桔柏渡
- 衡霍生春早,瀟湘共海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王十六判官
- 咫尺云山路,歸飛青海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,因寄高三十五書記
- 峽險通舟過,水長注海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漢中王手札
- 莫守鄴城下,斬鯨遼海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兵
- 暫阻蓬萊閣,終為江海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三首
- 白首中原上,清秋大海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
- 詩盡人間興,兼須入海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二首
- 青草洞庭湖,東浮滄海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薛三郎中(據)
- 更覺元龍樓百尺,湖海平生豪氣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念奴嬌 和趙國興知錄韻
- 地遠窮江界,天低接海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深谷變為岸,桑田成海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讀史五首
- 北邙未省留閑地,東海何曾有定波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 并序
- 昔作咸秦客,常思江海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
- 苦乏衣食資,遠為江海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將之饒州,江浦夜泊
- 今春我南謫,抱疾江海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行簡
- 令下三軍整,風高四海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
- ]籃輿游嵩嶺,油幢鎮海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
- 甲郡標天下,環封極海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客
- 紫微北畔辭宮闕,滄海西頭對郡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微之詠懷見寄
- 預掃題詩壁,先開望海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想東游五十韻
- 劍佩辭天上,風波向海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江州李十使君員外十二韻
- 紫垣南北廳曾對,滄海東西郡又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歲暮寄微之三首
- 廉察安江甸,澄清肅海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敘德書情四十韻,上宣歙翟中丞
- 不厭東南望,江樓對海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樓南望八韻
- 劫風火起燒荒宅,苦海波生蕩破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言題僧
- 太乙近天都,連山到海隅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終南山
- 積水不可極,安知滄海東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
- 與世澹無事,自然江海人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
- 遁跡東山下,因家滄海隅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濟上四賢詠·崔錄事
- 北思驚沙雁,南情屬海禽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念遠
- 東人望幸久咨嗟,四海于今是一家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舊頓
- 春風歸從紫皇游,東海宴旸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好事近·混跡寄人間
- 束薪山客招烹石,渡海蕃僧乞制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壯士埋巴峽,孤身臥海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昔
- 風霜九月冷颼飀,湖海飄然一布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排悶
- 月下看荼醾,燭下看海棠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海棠
- 今茲垂九十,謝事居海涯,戴星理農業,未嘆筋力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
- 百年等是一枯冢,四海應無雨放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雜興
- 結廬十余間,著身如海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遇
- 錦里瞻祠柏,綿州吊海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舊
- 布帆幸無恙,誰謂江海迮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意
- 更煩造物出壯觀,跨海千丈垂天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雨
- 雨解平檐雪,風收際海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雪後
- 揮袖謝人間,一窗如海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雜詠
- 登山正可小天下,跨海何用尋蓬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東山
- 五原草枯苜蓿空,青海蕭蕭風卷蓬,草罷捷書重上馬,卻從鑾駕下遼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聲
- 扶病中庭拜,君恩抵海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拜敕口號
- 閉門局促還堪恨,云海何時豁此心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戲作
- 法宮親決事,收召極海濱,人才方雜沓,公仕益逡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二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