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境曠窮山外,城標(biāo)漲海頭。 -- 出自唐·張登·句
- 簪組赤墀戀,池魚滄海心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秋日臺(tái)中寄懷簡(jiǎn)諸僚
- 別島異波潮,離鴻分海縣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獨(dú)不見
- 天半將身到,江長(zhǎng)與海通。 -- 出自唐·姚向·和段相公登武擔(dān)寺西臺(tái)
- 昔日越重阻,側(cè)聆滄海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李評(píng)事公進(jìn)示文集因贈(zèng)之
- 臥鼓流沙靜,飛航漲海安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(diǎn),偶書所懷奉呈
- 皖山插天翠,淮水到海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朱大卿歸龍舒
- 安得霍嫖姚,飲馬瀚海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飲馬長(zhǎng)城窟
- 今代馮野王,聲滿東海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十梅韻簽馮簿
- 青蠅點(diǎn)玉原非病,滄海遺珠世所嗟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寄永平友人
- 丹山鳳泣鉤簾聽,滄海龍吟對(duì)酒聞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陳侯竹亭
- 若值客星去,便應(yīng)隨海槎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,報(bào)以是詩
- 只被浮名系,寧無愧海鷗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秋宿洞庭
- 鄉(xiāng)路繞蒹葭,縈紆出海涯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(biāo)·歸海上舊居
- 塹起背城雁,帆分向海人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送杭州姚員外
- 訪寺臨河岸,開樓見海山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送石賁歸吳興
- 細(xì)徑縈巖末,高窗見海涯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
- 辭鄉(xiāng)且伴銜蘆雁,入海終為戴角魚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別宜春赴舉
- 詞林枝葉三春盡,學(xué)海波瀾一夜干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哭李商隱
- 塵跡入門盡,悄然江海心。 -- 出自唐·儲(chǔ)嗣宗·宿甘棠館
- 星月半山盡,天雞出海遲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山齋會(huì)別
- 悠然望虛路,玉京在海里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贈(zèng)王道士
- 蓬瀛乍接神仙侶,江海回思耕釣人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及第后作
- 日月銷天外,帆檣棄海陰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言懷
- 多朝軒冕冠乾坤,四海皆推圣最尊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
- 島徑通山市,汀扉上海潮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憶宛陵舊居
- 來往唯君熟,鄉(xiāng)園共海涯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開明里友人居
- 冶例開山鑄,民多酌海煎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李員外知揚(yáng)子州留務(wù)(一作后)
- 瘴雜春云重,星垂夜海空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從弟歸泉州
- 桂枝新下月中仙,學(xué)海詞鋒譽(yù)藹然。 -- 出自唐·張賁·奉和襲美醉中即席見贈(zèng)次韻
- 孤云獨(dú)鳥本無依,江海重逢故舊稀。 -- 出自唐·張賁·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
- 華山秋草多歸馬,滄海寒波絕洗兵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三年冬大禮五首
- 六雄互欲吞諸國(guó),四海終須作一家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友人喜相遇十首
- 蔽日群山霧,滔天四海波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待旦
- 絳河浪淺休相隔,滄海波深尚作塵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七夕
- 按劍立城樓,西看極海頭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邊將二首
- 九陌除書出,尋僧問海城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董卿赴臺(tái)州
- 終憶泉山寺,聽猿看海濤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贈(zèng)懷光上人
- 虛左中興榜,無先北海尊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陳磻隱居
- 皇王去國(guó)未為恨,寰海失君方是憂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聞長(zhǎng)安庚子歲事
- 窮溟駕浪鯤鵬化,極海寄書鴻雁遲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北
- 北想連沙漠,南思極海涯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長(zhǎng)安雪后
- 廣葦夾深流,蕭蕭到海秋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晚泊盱眙
- 日轉(zhuǎn)須彌北,蟾來渤海西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宿青龍禪閣
- 行匝中華地,魂銷四海秋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上昭國(guó)水部從叔郎中
- 中路行僧謁,郵亭話海濤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知己赴濮州
- 吏瘦餐溪柏,身羸憑海槎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江干即事
- 共賞千年圣,長(zhǎng)歌四海清。 -- 出自唐·王良會(huì)·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錦樓望月得清字
- 住臺(tái)州{今浙江臨海}般若寺。 -- 出自唐·楊昭儉·釋通慧
- 浮名浮利信悠悠,四海干戈痛主憂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貶官泰州出城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