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自是嬋娟有仙骨,入海徐郎豈知故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毛女
- 鳳陵剖棺取含珠,鯨海刮商劫沉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蔡葉行
- 大雷不動小雷伏,銀海空青光奪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
- 居山久慕陶弘景,蹈海深慚魯仲連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訪倪元鎮不遇
- 主人交誼晚誰似,四海弟兄同骨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甲申臘月廿五日初度
- 自從盜賊近神京,四海不見煙沙清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崔生行
- 東山云月臥未起,北海賓客誰相通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同崔子送劉以正還關中
- 停驂惆悵惜芳時,嶺海歸來兩鬢絲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春鶯囀曲
- 大藥三山外,浮名四海中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秋夜
- 故人西北來,將歸滄海隅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尚抱灌往閩南采詩
- 時登烏石山,眺遠滄海濱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黃玄之京
- 登閣見千里,眇懷滄海濆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精巖寺
- 欲識平生心,悠悠江海是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吳士顯
- 寄聲無限同盟者,苦海中間學問津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有感
- 它時相見昆侖巔,滄海桑田幾重九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
- 大鵬奮南徙,豈為北海籠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入燕三首
- 群兇萬隊一時平,滄海無波嶺瘴清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宴游爛柯山四首
- 魚燈銀海干應盡,東海腥魚臘盡干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漁樂圖(都不記創于誰,近見湯君顯祖,慕而
- 幾年載筆承英盼,四海為家只浪投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督府明公新膺加蔭(加太子太保、左都御史。
- 華年倏川駛,雅量浩海納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靈巖和韻周左丞伯溫饒大參介之
- 羅甸愁山雨,滇陽怯海風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風雨
- 時事詩書拙,軍儲嶺海愁。 -- 出自清·施閏章·舟中立秋
- 庶遂亭育恩,同致寰海康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中和節賜群臣宴賦七韻
- 立極萬邦推,登庸四海尊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
- 自有天文降,無勞訪海槎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制
- 雁似銜紅葉,鯨疑噴海潮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恩制尚書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堯字
- 堯壇寶匣余煙霧,舜海漁舟尚往還。 -- 出自唐·姜皎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五章
- 襄陽才子得聲多,四海皆傳古鏡歌。 -- 出自唐·孟簡·酬施先輩
- 東樓莫礙漸高勢,四海待看當午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月
- 坐臥臨天井,晴明見海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華頂道人
- 風雪揚帆去,臺隍指海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趙長史歸閩川
- 片云孤鶴東西路,四海九州多少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林下留別道友
- 他日成陰后,秋風吹海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新栽松
- 比說歸耕釣,迢迢向海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歸吳
- 鶴靜尋僧去,魚狂入海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嚴陵釣臺
- 九衢冠蓋暗爭路,四海干戈多異心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句
- 宸翰三光燭,朝榮四海欽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
- 金子懸湘柚,珠房折海榴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唐都尉山池
- 臨風高視聳奇形,渡海沖天想盡經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陳州刺史寄鶴
- 寒云覆水重,秋氣連海空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塞下曲
- 張幕連江樹,開筵接海潮。 -- 出自唐·張子容·九日陪潤州邵使君登北固山
- 拙宦從江左,投荒更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張子容·永嘉作
- 廣化三邊靜,通煙四海安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送金城公主適西蕃
- 威靜黑山路,氣含清海波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少年行二首
- 甘為風波人,豈復江海意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
- 升高望京邑,佳氣連海浦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
- 取公詠懷詩,示我江海瀾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
- 獺髓求魚客,鮫綃托海人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
- 紫殿久沾恩,東歸過海門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廣利大師東歸
- 非時已認蟬飄翼,到海須憂蚌失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汴上觀(一本有河冰二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