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得兵不滿百,防寇滄海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巡檢之定海
- 高樹朝光動,城頭落海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角
- 我無太山高,我無滄海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避為師依韻答李獻(xiàn)甫
- 又若游蹄涔,安見滄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方在許昌幕內(nèi)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
- 聊保性命理,遠(yuǎn)潛江海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清池
- 白茗出溪上,紅蕉連海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施司封福建提刑
- 家聲喜未墜,辭我還海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許璋監(jiān)簿歸泰州
- 每有人之蜀,先憑問海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葉都官赴蜀州倅
- 輕舸莫言遲,古城滄海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正臣赴泰州幕
- 明日告以行,徒興江海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琴僧知白
- 縱飲不須休,未應(yīng)滄海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周仲章通判潤州
- 明月過三五,飛出滄海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四待月亭
- 家童三百不足使,倉海君初去相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侯廟下作
- 友生將東歸,泛若赴海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夜直廣文有感寄曾子固
- 曉月號松猿,晴壁掛海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雪竇山
- 聲名久已大,籍籍四海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泰伯歸建昌
- 當(dāng)亦就銅墨,遠(yuǎn)之江海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彥國通判終州
- 碧落三乾外,黃圖四海中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
- 吳郡包山側(cè),長洲巨海湄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不見一匈奴,直抵瀚海還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射弩
- 莫問補(bǔ)天主,休尋入海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笙磬同音詩
- 嶺礙翻云鶻,峰遮落海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商山
- 幾宿投山寺,孤帆過海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蘇州寒日送人歸覲
- 此物產(chǎn)何許,莢夷負(fù)海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黑裘
- 九江為郡鬢成霜,淮海相逢共黯傷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江州孫膳部歸闕兼寄承旨侍郎
- 南溟萬里鵬初舉,遼海千年鶴乍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昆崗美玉人難識,滄海明珠世莫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記得相逢否,當(dāng)時在海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陜守祖擇之舍人
- 黃鸝自是來晚,莫恨海棠花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訴衷情·東城南陌路歧斜
- 謂東風(fēng)、定是海東來,海上最春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八聲甘州·謂東風(fēng)
- 忘瓠落之可憂,比浮海之為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追和陶淵明歸去來辭
- 三月我度江,子行窮海陬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次韻答葉學(xué)古
- 十年投分皆卿相,四海論心只弟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栗區(qū)村與無斁別
- 蓬鳴野而相追兮,呑海水而天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遐觀棲辭
- 田里馮生寧屑去,湖海陳卿時肯來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再用韻和陳伯比二首一
- 尺書相與盟真率,嶺海風(fēng)流似洛京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同郭侯僧仲晚至武溪亭議真率會
- 大禮行郊次,洪恩浹海濱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五十韻
- 群全何日舉舟師,玉海瑤山欲霽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雪霽捕魚圖
- 西山白虎正猖狂,東海青龍不可當(dāng)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喚起謫仙醉倒,翻湖海、傾瀉濤瀾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滿庭芳·閩嶺先春
- 千年昌運此時逢,四海歡聲今日沸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木蘭花/玉樓春
- 中年為別更堪頻,四海無家托一身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別張蕓叟
- 灌以長白虹,渺若江海彌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獨酌試藥玉滑盞
- 乾坤誰解中撐拄,江海方聽此指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梅山弟感時四首
- 調(diào)舟欲助江流柿,入海非求棗似瓜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
- 事難言處只長吁,沸海烹煎一鼎如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董伯和二首
- 云山卓錫閑心外,湖海燒香笑面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壽炳同長老
- 明覺后人少野師,湖海宿尊推第一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壽雪竇寺炳同長老
- 時事出料外,竟作沈海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張時齋書生也坐窮以星學(xué)資身贈其遠(yuǎn)行
- 年來只識釜中魚,出海修鱗夢也無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侄孫榘獻(xiàn)醉鳘以一絕復(fù)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