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一朝逢鸑鷟,羞死南海邊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茲山朝萬國,一賦寰海同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涂山懷古
- 春去聞山鳥,秋來見海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經梧州
- 不寄西山藥,何由東海期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寄天臺司馬道士
- 步陟招提宮,北極山海觀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稱心寺
- 不見吳中隱,空馀江海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過史正議宅
- 物在人已矣,都疑淮海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傷王七秘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
- 雖嘆出關遠,始知臨海趣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景龍四年春祠海
- 坐禪羅浮中,尋異窮海裔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
- 連轡登山盡,浮舟望海回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酬李丹徒見贈之作
- 玉帛空天下,衣冠照海隅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謁禹廟
- 客路如天遠,侯門似海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與友人對酒吟
- 尋花洞里連春醉,望海樓中徹曉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臨海姚中丞
- 翛然衡茅下,便有江海意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郊居歲暮因書所懷
- 龍虎一門盛,淵云四海推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
- 世故看風葉,生涯寄海田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甲子歲元日呈鄭侍御明府
- 譜為聽琴閱,圖緣看海幀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龍魂清,虎尾白,秋照海心同一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舞曲歌辭·吳俞兒舞歌·劍俞
- 西都賓問曾成賦,東海人求近著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,每篇各用一韻
- 天道亦裒多,吾將移海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漁具詩·滬(吳人今謂之籪)
- 不賣盧龍塞,能消瀚海波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
- 欲識離心盡,斜陽到海時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楊著作歸東海
- 日愛蘅茅下,閑觀山海圖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
- 獨與親知別,行逢江海秋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吉校書東歸
- 蓬萊有梯不可躡,向海回頭淚盈睫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
- 萬里客南遷,孤城漲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徐彥夫南遷
- 可愛漢文年,鴻恩蕩海壖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韋正字析貫赴制舉
- 盡愛聊城下,寧知滄海深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詠史二首
- 以此常為玩,平生滄海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
- 上穴青冥小,中連碧海深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李瀆山居玉潭
- 梨園羯鼓三千面,陸海鰲山十二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紫禁煙光一萬重
- 禮行樂備神祈饗,四海永來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母儀天下
- 都人瞻望洪紛處,陸海涌蓬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新宮翼翼
- 舊賞蟠桃熟,又見漲海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澄江左,清湖右,日夜海潮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二六堯蓂開秀莢,跨海冰輪待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乳燕飛/賀新郎
- 夜月摩峰頂,秋鐘徹海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三學山盤陀石上刻詩
- 要識吳同蜀,須看線海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海棠
- 雨落入地中,珠沈入海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哀
- 西吹幾萬里,乃起東海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風篇
- 天下逃難不知數,入海居巖皆是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桃花源詩
- 日從東溟轉,夜向西海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夜
- 日光如熔金,涌上滄海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赴刁景純招作將進酒呈同會
- 重見元和風,珠玉敵海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還吳長文舍人詩卷
- 誰云西海魚,夜飛東海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達觀禪師歸隱靜寺古律二首
- 鷗鳥浮洪波,心已預海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效阮步兵一日復一日二首
- 愿同黃鵠舉,遠歸滄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
- 星出紫霄下,月從滄海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景彝元夕雨晴
- 為蜃自得宜,潛游滄海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范桐廬述嚴先生祠堂碑
- 嘗過西王母,曾殊北海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劉原甫白鸚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