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9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公車歲晚憐東郭,遼海云深失今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雪
- 徒觀浩蕩波,莫測江海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
- 共散東方騎,萍浮北海樽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朔會堂
- 鶠閣騫云表,虹旌拂海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王待制知陜府
- 高出萬古表,遠窮四海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新遷書齋頗為清曠偶書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
- 江湖一處逢嘉月,溟海同時得巨鰲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次韻清明日西湖
- 駟馬歸咸秦,雙鳧出海門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送李補闕歸朝
- 帥生煙霧中,戴公江海外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懷帥惟審郎中戴公司成
- 良為升合資,留滯江海年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部中鶴
- 況我見為人,分明江海濱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赴帥生夢作(有序)
- 曹劉坐嘯虎生風,四海無人角兩雄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只知詩到蘇黃盡,滄海橫流卻是誰?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秋風不用吹華發,滄海橫流要此身!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
- 有如巨鰲昂頭西入海,突兀已過余坡陀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逸興五湖闊,虛名四海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長歌行
- 氣呵泰山倒,眼吸滄海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少年行
- 髫年崇奉迄今日,四海杖屨紛如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純陽會
- 桂林種德不知歲,福海流長無盡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見懶翁
- 絳闕清都何時到,滄海桑田誰與憐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偶書二首
- 人言華頂高高處,東海蓬萊浸海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桐柏山書懷
- 愛河浪靜浮朱雀,覺海波深浸白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沐浴
- 有時持出風竹葉,銀海不寒皆震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趙太虛畫竹石
- 為君吹夢魂,橫飛過海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李道士謁仙行
- 恨殺河東獅子,驚回海底鷗兒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風入松·東風方到舊桃枝
- 手摘桂樹子,撒入大海中,散與蚌蛤為珠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伏枕候明發,夢游滄海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池魚貫安流,寧知江海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鰕魚涌姑射,月暈滄海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昂昂采芝士,矯矯蹈海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設險馮天塹,偷安負海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錢塘懷古得吳字
- 君不見虎符系頸東海檣,令人愧死巴陵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巴陵女子行
- 白露下木葉,凄涼江海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寓(六首)
- 手斡北斗魁,足踏東海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昨暮青山阿,今朝滄海氵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蓬萊有玄鶴,曾見東海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雷霆蟄神威,妖蜃躍海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柯遂卿一首(并序)
- 出沒山谷里,陸梁江海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深山霧雨沄生虎,大海波濤虺作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謙上人秋興(六首)
- ??致曪L枝,摧折滄海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五首)
- 生憎花發柳含煙,東海飄蓬二十年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西京步楓子韻
- 操與霜雪明,量與江海寬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贈三侍御
- 野水連天碧,峰巒入海青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偶成
- 灑淚向流水,淚歸東海邊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巫山高
- 籬落栽山果,池塘養海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酬袁太祝長卿小湖村山居書懷見寄
- 舊知親友散,故園江海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新秋夜寄江右友人
- 廨宇經兵火,公田沒海潮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謝夷甫宰馀姚縣(馀姚,一作鄮縣)
- 仗劍萬里去,孤城遼海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耿十三湋復往遼海
- 今日扁舟別,俱為滄海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江上別張歡(一作勸)
- 何處無今夕,豈期在海頭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海昌望月
- 隋煬棄中國,龍舟巡海涯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