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兩家窮活計,四海老交游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會李擇之其父名丙字南仲著丁未錄丙申錄
- 滄波萬頃海南海,翠碧幾重山外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李計使領客游白云景泰
- 黃巖萬家縣,山海界民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黎明府
- 浪說釣鰲游瀚海,真成騎鶴上揚州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見淮東制帥趙南仲侍郎相待厚甚特送買山錢又
- 南州通外國,濁海溷清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詩見相勉意二首
- 大庾嶺頭春似海,不是尋常白玉堂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其一
- 江河萬里歸滄海,山嶺千重走劍關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一
- 坐對酒樽懷北海,嘯歌白石向南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四
- 珍羞如山酒如海,余聲襲人無奈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吳姬曲 其三
- 山林俄失色,江海不行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解悶 其四
- 高樓如天酒如海,觸景令人生感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金陵行送余局官
- 張公洞口云翻海,揚子江頭雪打球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噩長老
- 轉首桑田變滄海,景物凄涼畫圖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宣和殿畫水仙鴝鵒圖
- 愿言宣德化,四海一陶唐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自崔鎮至濟州人情風俗可嘆三十韻
- 城隍下瞰紅塵海,樓閣高懸白玉京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三茅觀
- 既是有樽開北海,豈云無榻下南州?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楊義甫訪云林子
- 青青揚舟渡淮海,江山秀色遙相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結交行送武之文
- 昨夜飛霜下南海,山林草木無光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孤松嘆
- 沈冤昭雪清四海,舊時枝葉生光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夏節士
- 導河積石歸東海,一字源流奠萬譁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58
- 六鰲方拚戲,云海翻狂瀾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武昌鄭判官直節亭
- 前春鳳池水,四海漲恩波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王西樞出鎮鄭圃八首之六
- 從容賢路通江海,慷慨公心貫雪霜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杜相三首
- 瀧鳴湞水遙通海,路入南山不隔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英州蘇秘丞
- 紅云燈火浮滄海,碧水樓臺浸遠空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錢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
- 如川流渾渾,東海為委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王介卿
- 趁黃鵠,湖影亂,海光浮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水調歌頭·平生看明月
- 看透虛空,將恨海愁山,一時挼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念奴嬌·老來可喜
- 撥轉釣魚船,江海盡為吾宅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好事近·撥轉釣魚船
- 假錫作梯航,泛海濤如雪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賡僧韻
- 禪心曠無跡,如海亦何竭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賡僧韻
- 西方鳥共命,東海魚比目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有人以斷腸草寄怨予偶見戲反之
- 悠悠空塵,忽忽海漚,淺深聚散,萬取一收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太陽光遍照,滄海量兼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
- 六宮歌逮下,四海詠宜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皇后閣五首
- 韓君士林秀,四海依高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齋韓廷評見過閽人不
- 一時推俊異,四海走聲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韓太祝知錢塘
- 元宰撫洪鈞,四海可熏灼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公夢中有懷歸之念作詩始得兩句而寤因
- 玉關歸鳥道,青海發龍湫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孤臣遙浴日,滄海亦書云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南海浴日亭拜長至
- 祗合飛冤填北海,那堪解慍出南薰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前宜春理徐茂吳
- 憶元龍、舊家湖海,不應年鬢衰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·憶元龍
- 東山攜妓女,北海整尊*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·楊柳池塘桃李徑
- 一夜狂風,又是海棠過了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品令 清明夜,夢酒間唱田不伐映竹園啼鳥樂
- 精衛有冤填瀚海,包胥無淚哭秦庭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
- 萬里風濤接瀛海,千年豪杰壯山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橫波亭
- 三山宮闕空瀛海,萬里風埃暗綺羅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隆德故宮,同希顏飲叔知幾諸人賦
- 東山看老去,湖海永相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相下與王以道飲,席間走筆為賦。王
- 寄謝千金子,江海事多違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萬州曉發放舟乘漲,還寄蜀中親朋
- 義心孤劍直,學海怒濤深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