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遂作名利交,四海爭奔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求友
- 已能辭山復過海,幸我堂前故巢在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春燕詞
- 謂是西流入蒲海,還聞北海繞龍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橫吹曲辭·隴頭水
- 開通州縣斜連海,交割山河直到燕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賀田侍中東平功成
- 謂是西流入蒲海,還聞北去繞龍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壟頭水
- 羲和駐其輪,四海借馀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感懷
- 老力安可夸,秋海萍一根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昭成閣不得,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
- 醒時不可過,愁海浩無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招文士飲
- 將謠魯山德,賾海誰能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望空不見人,江海波無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憶江南弟
- 百川有馀水,大海無滿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寄崔純亮
- 青山數行淚,滄海一窮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負謫后登干越亭作
- 裴回北樓上,江海窮一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虎丘寺
- 軒轅征戰后,江海別離長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端公赴東都
- 白云乖始愿,滄海有微波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赴宣州使院,夜宴寂上人房,留辭前蘇州韋使
- 白云意自深,滄海夢難隔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憶歸
- 高柯倘為楫,渡海有良因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(其樹嶺南,移植此
- 白云心已矣,滄海意如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干東齋
- 白云心自遠,滄海意相親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曲阿對月別岑況、徐說
- 故園復何許,江海徒遲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杪秋洞庭中,懷亡道士謝太虛
- 省署慚再入,江海綿十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云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
- 百川注東海,東海無虛盈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盧嵩
- 高文激頹波,四海靡不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廣陵遇孟九云卿
- 山川表明麗,湖海吞大荒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重玄寺閣
- 爭如負命投東海,猶會乘風近玉京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黃沙揚暮靄,黑海起朝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杜架閣
- 昨朝南船滿崖海,今朝只有茲有船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
- 當時數公起,四海王氣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沛歌
- 長淮行不斷,苦海望無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泰州
- 悔不當年跳東海,空有魯連心獨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報為賦長句
- 乾坤橫笛影,江海倚樓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楚觀樓
- 并天浮雪界,蓋海出云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郁孤臺
- 瀟湘一夜雨,湖海十年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某叨臬衡湘蒙恩以便郡歸養肯齋大卿實寓衡我
- 愿覿弘濟學,四海放一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卓大著知漳州
- 陰風西北來,青海天軒輊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景炎賓天第三十一
- 云隔酒尊橫北海,風吹詩史落西川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人往湖南
- 眼穿當落日,滄海有靈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祥興第三十七
- 死者長已矣,淮海生清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
- 吾常涉重湖,東海際南海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獻州道中
- 校尉羽書飛瀚海,單于獵火照狼山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燕歌行
- 云沙自回合,天海空迢遞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贈別王十七管記
- 寸心仍有適,江海一扁舟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睢陽李太守
- 度河飛羽檄,橫海泛樓船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信安王幕府詩
- 削平水土窮滄海,畚鍤東南盡會稽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禹廟
- 高明白日恩深海,齒發雖殘壯心在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
- 過秋天更暖,邊海日長陰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逢南中使因寄嶺外故人
- 躡云知有路,濟海豈無舟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臥病寓居龍興觀枉馮十七著作書知罷…寄馮生
- 昨宵忽夢游滄海,萬里波濤在目前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童真上人
- 下看千里曉,霜海日生微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知興上人
- 有所思,乃在大海南。 -- 出自漢·兩漢樂府·有所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