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在第7個字的詩句
海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從此茫茫隔云海,將軍也有連波悔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君居北海我南海,馬牛之風豈相及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齊文韶歸東阿
- 兵戈方浩蕩,江海失攀援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張七西上
- 圣君能大勇,滄海即浮漚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李千戶時將有海東之役
- 中夜治舟楫,越海遠游遨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十五志為學,四海訪巨儒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仙凡初不遠,江海自離群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任李二高士歸越
- 眼見長江趨大海,青天卻似向西飛。 -- 出自清·孔尚任·北固山看大江
- 天地相蕩蝕,四海如沸淵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游俠篇(以下迪功集)
- 若營內險無如海,但練沙兵略用狼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贈督府張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
- 直欲填橋跨滄海,先聲萬里走波臣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贈都督萬鹿園二首次思節韻
- 此是人煙生巨海,莫辭鮮食送新醪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橫江亭
- 開邊憶漢皇,航海通南鄙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適武林入延平界作
- 智泉湍激橫碧海,文山奇崛凌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贈聶堯
- 旨哉天目集,四海爭傳寫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詩僧保暹師
- 昏行懸慧日,苦海泛慈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湖居感傷
- 兩朝欽至業,四海仰高名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經誦慧僧錄影堂
- 來源爭可問,滄海況無涯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潮
- 百川奔注歸滄海,五服安居賴禹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水
- 高哉羨門子,橫海挹朝霞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孟津歲晚十首
- 吾欲挈瑤斗,踞海為金罍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去年三月禊飲池上歲月易得忽復暮春因再宴僚
- 今無楊仆恥,四海是關中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過行慶關
- 望舒按轡出東海,孤輪斲冰碾太清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王子元中秋會飲
- 茍利篙楫往,跳海如溝濠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詔下勉諸生
- 萬舸東南行,四海困橫流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汴渠
- 春水別來應到海,山松生命合經霜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秋晚悲懷
- 峨峨佛屋瘦四海,志士嘆息傷容顏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百塔寺四首·芳亭
- 圣王臻大治,四海屬休戈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玉燭
- 鉅鹿空懷故將,海山空著詩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和
- 白雨紛紛下江海,翠浪滾滾開龍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□侍郎韻為荊師范
- 離歌未動酒如海,花徑漸昏云作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黃醇甫將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韻
- 泯然從此逝,到海不逢敵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跋羅商卿守黑銘
- 九重城里塵如海,只有南湖一片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留別南湖二首
- 欲挽岷江注東海,吾衰無力只思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成都二月十五日補試院呈同官
- 斜陽極目春如海,只有平庵兩鬢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歸自寸金堤繞城南轉至望涉樓下柳陰扶路草色
- 燕山慚五桂,西海繼三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鹿鳴燕次韻和權師湯提刑時二弟皆預鄉薦
- 欲跨祁連窺瀚海,只今誰是冠軍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富陽道中
- 瀟湘東去連滄海,桂嶺西來接永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故人亭
- 棹頭墮霧入樂海,被發乘風下大荒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有感七首之一
- 倚危墻,登高榭,海棠經雨胭脂透。 -- 出自宋·王雱·倦尋芳慢/倦尋芳
- 永真遇□賞,江海有知音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蒙蔡藏用惠古風一軸嘆仰不足輒賦病桐書為謝
- 十年敵騎遍寰海,北客走到天南陬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
- 嵩呼齊祝恩如海,散八陽和滿世間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奉天門朝賀
- 細看物理愁如海,遙想朋從眼欲花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用前韻招蕃叟弟
- 征鞍催上官,帆海看疊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趙叔靜教授閩中四首
- 本朝郡為學,薄海尸祝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
- 袞袞群山俱入海,堂堂背水若重闉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題仙巖梅雨潭
- 憶昔翠華臨璧海,儒先一日爭聲價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一時
- 君恩豈必間湖海,家事姑惟問桑稼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一時
- 愿學聞思修,苦海脫浮沉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繡觀音